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通用8篇)
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 篇1
一、目的
愛國主義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動我國歷史前進的一種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也是實現中華騰飛的思想基礎和強大動力。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國整個思想教育的基本工程,也是學校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和永恒的.主題。以《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依法理性表達愛國熱情,把愛國熱情轉化為樹立志向、勤奮學習、全面發展的實際行動。探索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和教育藝術,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愛國主義教育推向一個新階段。
二、活動時間
20xx年2月23日下午
三、活動地點
四、活動對象
初一部分學生
五、活動主要負責人名單
組長:
成員:
六、活動程序及內容
1、下午2:30政教處集合進行活動前教育。
2、學生和負責老師一同乘坐車到英雄山。
4、整隊步行進入英雄山。
(1)老師介紹注意事項;
(2)老師講解;
(3)學生作好記錄。
5、集合歸隊。
七、活動紀律:
①一切行動聽指揮,不進入危險區域,不單獨行動(非凡情況須經向帶隊老師報告)
②按時上下車,在指定座位就坐,頭手不得伸出窗外;
③拍照等活動由班主任統一安排時間、地點;
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動主題:
“重溫紅色文化,體味愛國情懷”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參與人員
水利學院1003班全體同學
四、活動背景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
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漫天硝煙下,他們用生命鋪就解放的道路,槍林彈雨中,他們用鮮血洗凈曾今的恥辱。革命先烈們,用鞠躬盡瘁的方式將愛國主義詮釋,留下的是紅色電影的緬懷,是紅色書籍中的贊揚。
五、活動內容
前期:升國旗,明我志
這次活動前期,我班將于20__年3月14日早上七點由學院領導,在圖書館前坪舉行升國旗儀式.屆時我班同學將以宣誓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志向。
誓言主要內容:熱愛祖國,團結同學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誠實守信,遵守法律…
中期:尋找紅色書籍.感受愛國精神.
在3月16日以前,班委負責聯系圖書館老師,商量活動的具體事宜,同時。在班級中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愛國主義精神的氣氛,鼓勵各位同學借助這次機會汲取紅色書籍中的精華,并將班上同學進行分組。
在3月17日下午,由圖書館老師安排,組織班內同學進行整架活動,在此過程中尋找紅色書籍,在整架活動結束后組織統一進行仔細閱讀(以組為單位)
后期;閱讀革命,抒發個人感想。
組織同學們對找到的書籍進行閱讀,自由的`抒發自己的感情,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分享心得。
六、活動目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愈來愈發達,物質對人的蒙蔽作用越來越甚,愛國主義精神漸之淡化,過分的安逸,人們忽視了精神上的滋潤,通過閱讀紅色書籍,我們重拾那份追求,希望能夠鼓勵人們在生活小事中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中國近代的發展迅猛,但國際影響力卻依然有待提高,作為中國的一員。我們需要將愛國主義宣傳及發揚,將思想化為動力,壯大中國的力量,提高國際影響力。
通過這次“重溫紅色文化”活動,我們希望增強對愛國主義的的理解,了解曾今的事跡,繼承光榮的傳統,弘揚民族的精神。
七、預期結果
作為一次實踐活動,在班委的領導安排下,圖書館,讀者協會的配合下,將會得到大力的支持,若無天氣突發狀況,此次活動將成功舉行。同學們將在這次活動中受益頗多。
八、活動注意事項
1.升國旗和整理書架過程中的程序問題。
2.照片采集。
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 篇3
一、活動主題:我愛祖國媽媽
二、活動目標:
通過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認識祖國、愛祖國,培養幼兒對祖國的深厚感情,牢牢記住:我是中國人,祖國永遠在我心中。
三、活動時間:
9月28日——9月30日
四、活動內容:
(一)組織全園幼兒、教師開展“升國旗”、國旗下講話“認識國旗”活動。
為幫助幼兒了解祖國媽媽的生日,激發幼兒對祖國媽媽的情感,幼兒園舉行升旗儀式,在升旗儀式中,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全體幼兒、工作人員、家長,都要立正行注目禮,這代表我們熱愛祖國、尊敬祖國。
升旗儀式后開展國旗下講話:“認識國旗” ,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祖國全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祖國的國旗叫“五星紅旗”,它代表我們的國家等知識,讓孩子們認識國旗,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分年齡段開展“我愛祖國媽媽”主題繪畫活動:
根據各年齡段特點開展繪畫活動,讓孩子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了解國慶節的來歷。通過畫國旗、天安門、節日氣球、禮花等來表達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愛國主義情懷,感受國慶節的節日氣氛。
五、活動要求:
1、各班按要求精心策劃,認真組織、開展活動。
2、發揮聰明才智和團隊精神,創造性地開展活動,盡可能顯示本班特色。
3、布置主題墻,活動中做好圖片、材料積累和文字記錄。
4、活動中作好信息報道,活動結束后作好小結、反饋。
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 篇4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偉大成就,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學校決定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了解新中國建立歷史,為祖國立志成才。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
1、國旗下的講話: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8日
活動地點:教學樓前
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活動內容:
1)7:40師生集中完畢,7:50準時舉行升旗儀式;
2)由領導講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讓廣大師生奮發向上,為此次愛國教育活動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3)請學生代表講話,表明愛國、愛學校的決心,激發同學們參加此次活動的熱情。
2、主題隊日:
活動目的: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愛國主義的精神,充分發揮班會課的主陣地作用,加強交流,共同提高育人水平,增強德育的時效性,開展主題班會觀摩活動。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
活動地點;各班級安排
參加人員:全體學生
活動內容:各班于活動時間開展與“學典型、爭先進、樹新風”主題有關的活動,并準備做好相關記錄。
活動要求:
(1)、主題要做到三個結合:與學校提出的“學典型、爭先進、樹新風”相結合;與本班德育實際相結合;與學生思想特點相結合。做到大著眼、小取材、重實效。同時做到突出主題,重在創新。
(2)、主題班會可涉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法及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行為習慣養成、誠信、環保、安全等。
3、板報活動: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
參加人員:全校各年級
活動地點:教學樓前
活動內容:由各班學生出板報,以“愛國主義”為大主題,各班各定小主題進行。
二、活動要求:
(1)此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要做到緊密圍繞主題,突出思想內涵。
(2)此次愛國主義活動宣傳要做到結合實際,突出特色,著力深化和拓展思想教育內容,牢牢把握正確導向,豐富活動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進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師生既懷愛國之情,又樹報國之志。
1、指導思想
根據市文明辦、市教育局等五部門《關于運用重要時間節點深化“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知》要求,為進一步落弘揚革命前輩復興中華民族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偉大成就,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值此新中國成立67周年之際,在我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
2、活動目的
圍繞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孩子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生航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以愛國主義教育為紅線,以“五愛”(愛自己、愛他人、愛家、愛校、愛國家)教育為基本內容,規范養成教育、道德品質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及民主法制、文明禮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發展新中國和發揚優秀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通過各種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建立新中國的奮斗中所表現的革命精神,增強學生對國家與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貢獻的思想。
三、活動時間:
9月29日—10月8日
四、活動內容
活動采取網上網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網上,組織學生登錄中國文明網、央視網、中國未成年人網等網站,參加網上簽名寄語,網下,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視、讀有關英雄書籍等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其具體內容為:
1、召開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
2、4—6年級利用國慶假安排學生查閱資料做一期愛國手抄報。
3、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視,讀一本愛國英雄人物故事書,并講“英雄故事”。
4、4—6年級做好網上寄語簽名活動。
五、相關活動安排
(一)做好愛國教育宣傳發動工作:大隊部發出愛國教育活動倡議。
(二)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隊會。
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各類規章制度,開展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講英雄故事比賽,愛國詩歌朗誦比賽等),使學生從中滲透愛國,體驗愛國,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舉辦“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手抄報比賽。要求:
1、各班主任負責組織,美術老師做具體指導;
2、以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內容充實,書寫工整,版面設計具有藝術性;
3、手抄報、繪畫采用8K紙張,手抄報文字須手寫,每份手抄報的編辦者不超過3人。
(四)利用班會和課外活動時間,每班要認真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愛國教育影片、書籍,更直觀、更形象地認識愛國,感悟愛國,得到更深刻的教育。
六、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視本次活動。
2、活動相關材料10月8號之前上交。
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 篇5
活動目的: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充分發揮班會課的主陣地作用,加強交流,共同提高育人水平,增強德育的實效性,決定開展主題班會觀摩活動。
活動主題:
弘揚愛國主義,共創和諧翠中
活動要求:
(1)主題要做到三個結合:與學校提出的“弘揚愛國主義,共創和諧翠中”相結合;與本班德育實際相結合;與學生思想特點相結合。做到大著眼、小取材、重實效。主題班會可涉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法紀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行為習慣養成、誠信、環保、安全等。全班同學參與,形式不限。
(2)各班制定主題班會設計方案,在活動前將方案交教導處,同時將方案的'電子文稿傳送到網上鄰居之教導處“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文件夾備案。
活動時間:
第十周周一下午第三節或第四節。
備注:各班主任應積極參與本次活動,各班派2名學生代表觀摩,由年級組長具體安排觀摩的班級。
評獎辦法:
1、書畫、小報將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優秀的作品將在學校櫥窗內展出。
2、朗誦比賽將評出一等獎1~2名,二等獎3~4名,三等獎5~8名。
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 篇6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宏偉事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愛國主義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工程,是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道德觀、價值觀的共同基礎,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原則:
1、愛國主義必須以鄧小平同志建設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
2、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小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到努力學習知識上來,把教師的愛國熱情引導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上來,自覺的培養學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
3、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堅持重在教育的方針,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各項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4、愛國主義必須突出時代特征。現在愛國主義于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
(二)愛國主好育的主要內容:
1、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
2、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3、進行黨的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的教育。
4、進行中國國情教育。
5、進行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教育。
6、進行團結教育。
7、進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教育。
8、通過嘗尚奧運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措施:
1、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相結合,將愛國主義教育寓于各科教學之中去。
2、針對學生特點,運用影視、書刊、音樂、戲劇、美術、故事會、等形式,提供豐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
3、參觀祖國各地的自然風光、文物古跡、名勝景點,激發學生對祖國壯麗山河和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
4、利用愛國主義教育陣地開展活動,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結合重要節日、紀念日組織學生參觀等活動。
5、提倡必要的禮儀,增強愛國意識。培養以國旗、國歌、國徽崇敬感的必要禮儀,增強人們的愛國熱情。
6、加強典型宣傳,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
7、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8、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領導,把這一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 篇7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教育部黨組印發的《教育系統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精神要求,結合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實際,決定在全院研究生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特制訂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引導研究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研究生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二、組織領導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活動內容
1.“立心鑄魂”行動。加強愛國主義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采取黨課與自學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活動,系統學習共產黨宣言、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等著作。
2.“篤志潤德”行動。挖掘專業課程愛國主義元素,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根據研究生不同專業特點,分別結合“生態文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研究內容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3.“青春告白”行動。多渠道、網絡化方式培養研究生愛國主義情感,通過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長效化開展“青春告白祖國”教育活動。通過黨員教育培訓、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團日活動、“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等活動開展愛國主義理論學悟和實踐體驗,建立常態化的愛國主義教育機制;系統收集愛國主義相關的網絡音頻、短視頻、網絡文章、網絡游戲、微電影等素材,通過微信微博、qq等媒體方式全方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河大環規院研究生”微信平臺建立“青春告白祖國,實干篤定前行”模塊,征集關于參與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等社會實踐的系列稿件和視頻,進行宣傳報道,展示廣大學子通過切身體會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變革的實踐成果和偉大成就完成的作品。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凝煉優秀成果。
4. “共情共鳴”行動。挖掘中國古今先進典型人物事跡,采取多種形式培育愛國主義情懷。宣講與觀看宣傳片相結合,開展“兩彈一星”功勛、黃大年、兩院院士等科學家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活動;邀請社會各行業先進模范人物,開展“奮斗的我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系列活動;利用各種新媒體學習宣傳疫情防控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事跡;邀請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赴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做系列報告。
5. “固本培元”行動。加強河南大學校史教育,挖掘愛國主義文化。組織研究生觀看河南大學校史宣傳片,抗戰時期流亡八年辦學,五次大搬遷,始終教學不停育人不輟,培養抗戰建國人才;開展唱河南大學校歌活動,同時挖掘學院辦學歷史中的愛國主義人物事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6. “同頻共振”行動。根據研究生專業特點,開展愛國主義文化育人活動。組織研究生參加“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和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日等紀念活動;依托學院地理學主體學科開展自然人文景觀教育,結合導師的應用型科研項目引導研究生投身“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等美麗中國建設。
7. “激情追夢”行動。構建實踐育人載體,培養報國能力。加強與河南省城鄉規劃研究總院、開封市規劃勘測設計院等企業的戰略合作,構建由國有企業為主的研究生實踐基地,開展教學實習、技能實訓、崗位體驗、就業實踐等活動。
8. “奮斗圓夢”行動。根據專業特點,開展研究生就業服務工作。對接教育、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行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了解行業對人才規格的要求,推薦優秀研究生畢業生。
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方案范文 篇8
活動目的:
1、知道清明節的來歷。
2、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大家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懂得珍惜。
活動形式:
詩歌、二七烈士紀念館介紹(先烈事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本月的班隊會主題是:革命傳統教育。
上個月四月十五日,借掃墓機會,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和咱友誼小學全校師生一起參觀了“二七紀念館”,不知道同學們還記得嗎?這次參觀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同學明白,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是那些革命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
二、了解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么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三、了解祭掃烈士墓的意義和注意事項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紀念活動過程中注意的禮儀事項:
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長眠的地方。
革命烈士為了我們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我們到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首先穿著整潔,要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活動中態度要莊嚴肅穆,不能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要懷著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認真觀看了解烈士事跡;注意衛生不能在陵園內亂吃零食,亂丟垃圾;不能在陵園內亂跑,行走要按順序,不破壞青草綠地。
四、二七烈士紀念館介紹(革命先烈事跡)
四月十五號,我們友誼小學全體師生一起去參觀了二七烈士紀念館,其目的是想讓同學們多了解一點,有關武漢的革命史,同時明白: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是那些革命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我們要懂得珍惜。
二七紀念館位于武漢市漢口,是為紀念1923年京漢鐵路大罷工及“二七慘案”,在林祥謙、施洋等39位烈士犧牲的江岸地區修建的,1963年對外開放。1987年新館建成開放。館內的陳列廳分為七個部分,詳細地介紹了“二七”革命斗爭的全過程;陳列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當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字、文章、畫作,以及“二七”發源地繼承和發揚“二七”傳統、再創新業績的各個時期的英模事跡。二七紀念館周圍還有毛澤東親筆題寫的“二七烈士紀念碑”(大家進館時看到的那個高大的石碑)、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林祥謙烈士就義的江岸車站、施洋烈士墓等紀念地。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各站工會代表在鄭州召開總工會成立大會,吳佩孚派軍警進行阻撓。總工會當即組織全路兩萬工人舉行罷工,并將總工會移至武漢江岸辦公。2月4日大罷工開始,京漢鐵路陷于癱瘓。2月7日曹錕、吳佩孚等派大批軍警在長辛店、鄭州和武漢江岸等處進行血腥鎮壓,總工會江岸分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和總工會法律顧問、共產黨員施洋慘遭殺害。這次慘案暴露了軍閥的殘暴,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革命堅定性和組織紀律性。
五、詩歌朗誦《英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