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興趣小組同學的一封信
至于你說的寫作需要“靈感”,我也認為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是很多人用來逃避寫作勞動的借口。靈感是什么?比如有人人會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因為一個蘋果砸在了他的腦袋上給了他靈感,可是如果換一個人,就是被蘋果砸了一千次也不會砸出靈感的,因為這一次靈感的出現是基于牛頓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無數次的思考和研究的前提的。如果平時對這些物理問題沒有任何的思索,靈感是一輩子也不會出現的。所以,如果說有“靈感”這樣的東西存在的話, 也是只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或者,靈感是給那些特別有天賦的人,比如四歲就能譜曲的莫扎特。所以,我們這些普通人還是老老實實的讀書、作業吧。比如你認真的閱讀了一個作品,你仔細的觀察了一個人,你看看身邊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些都可以是你寫作的內容,這些東西是不需要靈感,需要付出就可以了的。
所以,你給自己的結論有點早了些,你說的寫作水平要更上一層樓很難,那是因為你都不愿意付出,怎么能期望有好的收獲呢?
這幾天大家都放假回去了,天也很冷,可是我還在看我們同學的作業。我在閱讀的過程也有很多感慨。我看到有很多同學認認真真的把他的文章寫在本子上(也有一些同學是電子稿形式),給自己的小集子加上目錄,有些同學的筆跡端正的讓我感動;有些同學給自己的作業自己畫了封面,還有同學給自己的集子寫了序言或后記。先不說大家寫的內容如何、文筆如何、深度怎樣,我想,不管如何,[蓮 山課件]當大家交上這么一本沉甸甸的作業的時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不管是被逼的或者是自愿的,你看到了自己勞動的成果。我甚至覺得,也許你多年以后還會保留自己的這么一個作業本,看看自己曾經留下了這樣的一些痕跡。
當然,我也看到了部分同學的抱怨,他們用應付的態度完成任務。可是,生活不能停留在抱怨中,生活也不會一切如意。如果你不能改變生活(比如說你不能改變我的決定,哈),那與其用消極的抱怨的態度對待,還不如用積極的樂觀的態度去參與,在勞動的過程中肯定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這樣會讓自己更開心快樂些,而不是總是在壓抑的狀態中無所作為。
最后,我只能說,生活會給我們提供很多種選擇的,所有人都有選擇的自由,特別是成年人,但是,所有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寫,或不寫,這是個巨大的問題,哈,問題的答案還是需要你自己尋找。
祝假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