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傳統和現代
春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代代相傳,沉淀下厚重的含金的礦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文化的質是歷千年而不變的。
在城市生活久了,常聽人們說:現在的春節越過越沒勁了。從生活水平上說,年景是越過越好了,可是,春節的過法似乎少了些什么。現在城市過春節,于匆忙的快節奏中越來越簡單化,剩下的只是休閑娛樂和探親訪友。特別是電視這個"魔箱"闖入人們的生活,春節這個多么豐富愜意的人生旅途都被這個"怪物"侵占了,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只是走馬燈似的聯歡會。春節失去了它的質,留下的只是形。
如果說在過去,每個人都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上的一環,或者是社會網絡中一個固定的紐結,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踏踏實實地安頓自我;那么到了現代城市社會,一個人則變成了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子,一個匆匆人流中的過客,一個斷了根而四處漂流的浮萍,漸漸地失去了自我。我們什么時候能重新繪出一道風景,連接上過去和現在,架起一座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橋,重鑄一個金色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