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設委員會2014年城鄉建設工作總結
(二)繼續推進特色示范街和外環生態帶建設。今年前確認錦江區東大街、新開街,成華區新鴻南路、建設南新路,金牛區老成灌路西門車站至金牛賓館段、鑼鍋巷至一環路段,青羊區琴臺路、鑼鍋巷至一環路段,武侯區玉潔東街、紅瓦寺街,高新區肖家河北街、紫荊南路12條特色街道打造。其中,琴臺路采用傳統復古手法,與寬窄巷子連成一片,交相輝映;老成灌路西門車站至金牛賓館段將以城西老商貿圈到生態田園城市的自然過渡為主題,充分展示國賓禮都的風采;鑼鍋巷至一環路段對該區域內的佛禪文化、商賈文化及水文化進行了有機整合與統一,展現了該區域的歷史底蘊及人文氣氛;東大街再現金融街風采。目前已完成了五個城區10條特色示范街區設計方案的審查把關,全面進入實施階段。外環路生態帶建設上半年共完成房屋拆遷392.4萬平方米,占拆遷總量的53.8%。并在去年已完成綠化建設3880余畝的基礎上, 11個區(縣)明確了本年度的三項綠化工作重點任務:1公里示范段、50米固定防護林帶、300畝景觀節點,已完成選址,正進入方案設計工作,部分區(縣)已正式實施。同時由市建委實施的成南、成渝立交橋區域綠化改造,成龍路立交區域綠化建設基本完成,面積共約23萬平方米。
(三)推進綠地清理和建設。新增10個1000平方米以上的綠地目標,已完成8個公共綠地的設計方案評審,進入實施階段。其中興光華公司已全面完成了青羊區蘇坡鄉88畝的公園建設。對我市五城區和高新區建成區范圍內的公園及公共綠地現狀情況進行了聯合檢查。中心城區綠地清理目標,我委牽頭普查城市公園、歷史文化公園、街頭綠地、小游園廣場、濱河綠地、高壓線走廊綠地,重點檢查了82個公園綠地,其中公園27處,公共綠地55處。查處餐飲場所(含茶鋪、咖啡吧、大排擋等)、停車場、網吧及其他經營性建筑侵占綠地的行為165余處。
五、以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為重點,加強建筑市場監管
(一)建章立制,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出臺了《市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市關于對建設工程施工揚塵整治強化監管的通知》;擬定《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辦》(征求意見稿)、《市建設委員會關于在全市建設施工現場生活、辦公區,項目出入口區域實施物業化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投訴處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著手《質量監督細則》的修訂工作,制度建設為進一步規范質量安全及施工現場監督管理夯實基礎。
(二)積極開展建筑施工安全大檢查和各項專項檢查,杜絕安全事故發生。一是組織檢查組對各區(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安全工作和全市68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含災后重建工程)、地鐵建設施工安全情況進行了檢查;二是加強深基坑施工安全監管力度,修改完善《市建筑工程深基坑安全技術規程》,組織基坑施工人員安全能力專項考核,召開深基坑汛期施工安全專題會,編制汛期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等;三是針對片區工地、臨主要干道工地及安全管理薄弱的產權(租賃)單位開展專項機械設備交叉大檢查,四開展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在崗情況專項檢查,加強對各方責任主體履職督察。對檢查出的問題和安全隱患要求及時落實整改的同時,對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