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設委員會2014年城鄉建設工作總結
(三)繼續推進制度完善,加強建筑市場管理。繼續推進工程項目電子化投標報名管理,自去年12月1日開始試行網絡投標報名以來,共發放建筑企業市場主體信息卡1900余張。積極協調解決工程款和民工工資拖欠及糾紛問題,防范化解建筑民工工資拖欠風險。上半年市清欠投訴受理服務窗口共接待處理各類投訴上訪案件57件,涉及拖欠金額約1.38億元,處理率100%。全面實行建設市場網絡信用評價管理制度,加強對建筑類市場主體及從業人員的信用管理,全市打印生成網絡信用記錄評價表約6300余份,信用管理系統已錄入6600余家建筑業企業的信息資料。規范建筑行業實名制用工,加強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維護民工合法權益。今年,我委代擬的《市建設領域防范拖欠農民工工資管理辦法》(送審稿)已于XX年6月22日以政府令168號公布、XX年8月1日正式施行。
(四)專項整治揚塵,重拳出擊亂象。一是根據各個時期揚塵治理的特點,分別布置安排了土石方開挖、總平面施工、春節后復工、市政工程等專項整治檢查,對380家違規單位給予行政處罰,對整治揚塵不力多次被處罰的104 家單位進行不良記錄扣分并列入黑名單重點監管;二是細化現場標準,開展社會監督,制作揚塵整治 “六必須、六不準”宣傳畫,通過媒體對違規制塵104家工地進行曝光公示。
六、XX年重點工作安排
今年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為明年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明年,我們結合實際,扎實工作,奮發有為,推動我市城鄉建設事業再上新臺階。
(一)全面完成災后城鄉住房重建工作。努力抓好農村住房重建的收尾工作,督促實施好“三清一還耕”。加快城鎮住房重建的協調力度,確保在10.1前全面建成可入住,同時結合城鎮住房重建,抓好災后城鎮重建,提升災后重建場鎮的形象和整體功能。加強對災后重建集中小區的管理指導工作,積極做好服務,加快房屋裝修進度,實施群眾盡早入住。
(二)統籌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一是進一步加大投融資體制改革力度,擴大城建資金來源,保障城市建設進程。深入研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最大限度的吸引社會投資進入重大城建項目建設,通過多渠道籌措城市建設資金。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發揮投融資平臺的作用,發揮投資公司融資的主體作用,吸收社會資金參與城市建設,擴大城建資金總量。二是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緩堵保暢工程措施。下半年,為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緩堵保暢措施,我委還將陸續開工中心城區節點立交4座,同時將有川陜路大天立交橋、天府大道新會展中心下穿隧道、海洋公園下穿隧道、三環路成漢路立交橋等10座陸續完工通車。啟動第三批21座人行天橋建設,預計年底前建成。打通長城片區b1線和萬石路2條斷頭路。三是完善和強化定期專項協調機制。針對于目前重大項目建設中存在的拆遷難、協調難等問題,在定期召開重大辦例會和專項協調會的基礎上,對涉及軍隊、鐵路、省級交通、水務等特殊部門,建立專項定期協調機制,成立協調聯絡小組,指定聯絡人,定期召開協調會,及時解決工程建設中發生的問題,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四是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全面統籌機制。為對中心城區項目開工建設和占道打圍進行更加有效地監管,我委將結合我市建設領域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占道和建設項目全面統籌機制,與市城管局、市公安交管局建立聯動機制,對中心城區占道開挖及開工情況進行科學統籌和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