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冊教學工作總結(通用3篇)
高二生物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篇1
學期快要結束,一學期來我備課組得到學校領導、年級領導及本教研組全體教師的大力支持,不管多么難的工作,我本科組教師總是能夠精誠團結,共同應對。正是這些使得我備課組的工作得以順利、圓滿完成,F將我備課組一學期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以供日后開展工作提供些經驗。
首先:我們認真學習新課標理念,學習新課改先區的諸多教學經驗、方法,并根據實際情況應用到教學活動去。我們按照計劃開展探討、研究活動,經過一番激勵的探討、研究后總結達成共識,最后應用于實際教學活動中,并進一步的探討、總結。循環往復,從而使我組教師更快的適應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工作,客觀上促進我們大家的教學研究能力。
其次:認真鉆研教材,整合有效教學。新教材是課改理念的文本體現和載體,需要每一位教師去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生物學思想,方法,體會新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 整合教學內容必須用好,用活,用實教材。 教材內容并不等于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觀強調要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對教材要科學的使用或"再度開發",要用好,用活,用實教材。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據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或根據教學的需要,或針對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化難為易,以簡馭繁,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用活,體現在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用實,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富有成效。 合理整合可利用的生物教學資源。 在"課程資源"視野中,有效教學既包括對教材的"再度開發""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網絡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與利用;還包括"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高二生物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篇2
20xx 屆高三第一輪復習已近尾聲,為了更好地推進第二輪復習,應對全國卷高考,特對本學科第一輪備考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其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我覺得做得好的方面有以下幾點:
1、夯實基礎,做實知識復習。
政治要想答高分,沒有扎實得基本功是肯定不行的,所以第一輪復習對于學生來說就顯得尤其重要,第一輪復習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需要教師采取適合學生的方法進行授課。在復習時,教師先給出復習思路,復習內容,將要復習的內容細分成幾部分,不宜一下子給學生太多內容,否則難度太大,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將高考考點告訴學生,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從教材中找詳細的知識內容,初步形成知識體系。這么做雖然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但是學生卻熟悉了教材,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二輪主要是幫助學生整理完知識體系再在展示臺上展示,教師根據學生的內容進行知識上的補充和熱點問題的鏈接,達到學生熟悉教材以及聯系熱點的目的,并真正構建起知識體系。第三輪主要就是進行考前訓練,主要講授答題技巧與方法,并訓練心理。
2、多授之以“漁”。
知識是無限的,在高三的題海中學生就更會很茫然,光憑 教師給他們傳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現在高考中更多是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而非簡單知識的記憶,所以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不能因為時間短任務重,而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需要花費的時間多,就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考慮高三學生的實際情況,側重對他們能力的培養也是不現實的,這項工作只能是滲透在知識傳授過程中。例如,要求學生至少要有兩個本,一個是教材知識內容的體系歸納整理本,其中不但有自己結合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歸納整理的知識體系,還要有在教師指導要求下讓其歸類整理的相似知識點,通過這項內容的整理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熟練掌握程度,也提高了他們的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另一個本就是習題糾錯本,將在平時作業和考試中發現和做錯的典型題整理下來,而且在整理的過程中學生還要有對每道題的詳細分析,主要是要說明出錯的原因等,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根源,防止下次再犯,另一個好處是為后期答疑階段整理復習資料。
3、 注重整體知識的構建以便形成體系。
政治學科三個年級分別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備考組老師自己動手或學生動手共同構建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圖,這樣使學生能做到對教材、知識點有一種宏觀上的把握,答題時也可做到不漏、不遺忘,效果較好。
4、 大力強化背誦。
盡管高三學生時間緊,學習任務重,但我們對基礎的記憶、背誦仍高度重視,有時甚至抽課堂時間給他們,政治學科這幾年高考考查的內容,特別注重教材核心語言的記憶、背誦運用能力,如果學生一味求寬求深,將會白白丟掉應得的基礎分,得不償失。
5、 緊扣時代脈搏運用材料精、準、熱點前瞻,命題設計恰當,近一年來,因內外熱點、焦點問題,可謂林林總總,對重大問題的關注,把握乃至解讀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對此我選擇圍繞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供給側改革和國家深改組推進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展開時政熱點講評,力求講解少而精,切合實際不鋪天蓋地,不搞陳舊題目,有目的訓練。
6、 精選教輔資料,精挑試題,這樣做既可節約時間(老師、學生),又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也容易理解、接受。學會取舍也是一種技巧。
當然,在備考過程中,我也存在不足之處:
1、 學生獲取和解讀“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強。表現為審題不嚴,答非所問。比 如對于屬于“限制性”類型的設問,明確限定了答題范圍作答,很多學生沒看清 題目要求。還有答題使用生活語言、口語,不會使用政治學科語言作答,答題針對性不強,采用“多投資,多收益”的策略。答提策略上也非常死板,不會從多個角度去分析。
2、 教師的很多想法是好的,可是為什么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原因就在于有貫徹卻沒有落實。例如對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對知識歸納整理的效果檢查方 面,教師和學生缺乏較真的態度,沒有緊跟的意識,于是學生也就和老師打起了 “太極”,得過且過,致使后進生越落越遠,班級兩極分化的現象嚴重,最終也制約了班級整體成績的提高。
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查漏補缺,力求更完美, 在工作中不斷創造教育智慧,讓更多學生蛹化成蝶。
高二生物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高二17、18兩個理科班的英語科教學,根據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現已完成教學任務。這一學期來,本人更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去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以便以更好的“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下面是本人對一學期教學工作的一個總結。
理科班男生多,而多數男生討厭背單詞,因此他們最大的難關就是單詞關,詞匯量少,嚴重影響了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一點,我在日常的教學中特別重視學生對詞匯的學習與積累,要求單詞每課過關,并且每課都進行單詞聽寫,要求人人過關,不斷督促學生多背單詞、短語及一些好的句子。不過,每個班總是有5、6個學生就是不肯去背單詞。
對每課的教材處理,在備課組內都會先進行認真的討論,并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進行取舍,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學,而不是單純地教教材。每一堂課,我都是結合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地備課并認真寫好教案。課后能及時進行反思小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本學期我選用英語聽力寶典作為教輔材料,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每周進行倆次聽力訓練,選用學案內容作為課堂鞏固練習。教輔資料上的完形填空和語法填空,要求大家認真去完成并及時講評。閱讀理解和寫作部分作為選做內容,一小部分基礎差的學生,我只要求他們選做容易的題。另外,鼓勵她們每周寫一篇作文,我都進行了批改,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認為本學期我在分層次布置作業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課后我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一學期來,所任教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能力有所提高,在學校組織的歷次考試中,成績有了點進步。
總之,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將一直以“勤學、善思、真抓、實干”為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勵,繼續做好培優扶中和輔差工作,把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到扎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