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研修工作總結
一套遠教接收設備(電腦、接收機、dvd、電視機);XX年3月聯移動寬帶(基本不可用);現6臺二手網吧電腦辦公;XX年9月校園網掛教育局網站;無校園廣播系統,電教室、多媒體教室。
體藝及社團活動
通過校園藝術節、體育節暨運動會、英語節、科技節及其他多種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僅以紀念“五.四”和“一二.九”活動為載體開展文體活動,內容形式單一。
二、 掛職返校后工作思路及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取得的成績
(一)指導思想
學校始終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工作全局,牢固樹立“以管理促發展、以質量謀發展、以特色求發展、以人為本求發展、以改革創新求發展”的理念。一切以教師、學生發展為核心,不斷優化育人環境,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把學校辦成學生滿意、家長滿意、人民滿意的農村品牌學校。
(二)組織領導
1、完善組織機構建設。向上級黨委申請成立學校黨支部,加強黨組織思想領導,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成立工會組織,選舉產生教代會,加強工會組織監督作用,促進學校民主建設。建立以校長為核心的校長負責制、黨組織保證監督、教職工民主管理“三位一體”的學校管理體系和以目標機制、激勵機制、制約機制“三制”結合為主導的高效運行體系。
2、改革內部管理體制。設辦公室,處理學校日常行政事務。學校管理層級逐步摒棄低效能“金字塔式”式層級,努力實現向“扁平化管理”模式轉化,提高管理效能。學校管理工作要“四看”:領導班子看校長,班主任看領導班子,老師看班主任,學生看老師。
3、積極推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實行“權力下放、責任上移”,提升管理執行力。校長及各部門負責人實行學期及學年述職,中層干部實行競聘上崗,與績效工資掛鉤,明確責、權、利。
4、進一步細化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增強可操作性。內部管理逐步由經驗型、粗放型向追求科學管理、精細管理轉變。參考深圳同樂學校管理制度,初步制定一套相對全面、具體、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保家中學管理規章制度匯編》印發每位教師,同時逐步完善執行落實與監督機制。逐步由制度強化到人格內化轉變,為實現“無為而治”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懈努力。
5、結合實際做好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保家中學—2020年建設與發展戰略規劃》,并與規劃、學年工作計劃、學期工作計劃、周工作計劃有機結合,制定學校及部門行事歷,避免工作盲目性。
6、將每周一上午行政例會、單周二下午例行學科組長會議、雙周二下午例行班主任會議、間周三“普實”工作調度會、學生會會議等定時間、地點、主持人、主題并使之常規化、規范化。逐步完善各項工作的審議討論、安排、督查、獎懲機制。
(三)教育教學
1、構建教研室、年級組、學科組、備課組一體化的教研網絡,立足校本教研,積極促進區域化教研網絡構建,加強與外校交流合作,“走出去、請進來、沉下去、串起來、推開去”。大力推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使校本科研日常化,提倡教師在研究狀態下工作。
2、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制定教師發展計劃并分步實施。實施“名師工程”、“青藍工程”、選拔培養骨干教師及學科帶頭人,走內涵式發展之路。
3、教師基本功比賽、課堂教學比賽、說課競賽常規化。建立健全教師考核、評價和獎懲機制,依法治校,用機制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4、結合學校本土實際,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力求實效、打造特色。
(四)學生管理
1、以政教處為核心,構建學生參與常規管理,提高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能力為核心的管理體制,學校成立校學生會、年級學生會、班學生會,分級管理,教師指導,力求減輕教師工作量、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2、建立校級學生組織,團總支負責制定總體培訓培養組織工作計劃,明確工作內容、重點和方法,培養30—50名優秀的活動組織者。
3、學生發展為本,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培養特長生,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初步做好人生規劃指導。
(五)素質教育
1、從學生行為習慣培養作為切入點和主要內容,使德育常規規范化;活動主題化(一年一度兩節,即以“五四”紀念活動為契機,舉行校園文化藝術展演;以“一二九”紀念活動為契機,舉辦運動會暨體育節<含陽光體育展示、廣播操比賽及其他結合實際的體育項目比賽>)。社團多樣化(以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武術等興趣小組及安全衛士、環保衛士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尋找著力點,打造學校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