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2015年寒假總結
引導十月了解分析香港抵制大陸客的新聞
(1)大陸客為什么喜歡去香港,去做什么?
他們去買東西。
(2)去香港買哪些東西?
三種,質量好的,便宜的,還有奢侈品,比如大鉆石、皮包。
(3)大陸客去香港買東西,對香港有什么好處,有什么壞處?
好處是 香港賺錢的多。壞處是太擠了,東西賣光了。(我補充物價升高)
(4)香港人為什么用蝗蟲稱呼大陸客?
蝗蟲飛到哪里吃到哪里,是害蟲,一群群,飛走后什么都光禿禿的。
大陸人走到哪里買到哪里,也一群群的,都買光了。
(5)香港人哪些地方不對,大陸人哪些地方不對?
香港人愛罵人,打啊,吵啊。有嘴巴,用嘴巴理解理解,分析分析,不要用嘴巴罵人。
大陸人別總是買買買,問超市里人奶粉怎么做回去自己做就不用買了。(關于奶粉理解的還不到位)
7、香港澳門游
蠟像館,科學館,太空館,迪斯尼樂園。
本次旅游比較失敗,因為是跟團游,行程非常緊張,還被安排購物。科學館、太空館都走馬觀花,感覺非常可惜。迪斯尼樂園十月玩的很開心。本次旅游除了一些當天吃的食品外幾乎無購物。
十月的印象:香港是個很小的地方,香港的樓非常高,平常的都有三十幾層,地很少,海多,船非常多,還會造地。我以為香港很好,可是吃的非常不好(團餐),香港的錢和石家莊的錢不一樣。澳門沒有紅綠燈,人過馬路車會停下來等。澳門人比較少(只有50萬人),媽媽喜歡人少的地方。特別干凈,地上都沒有垃圾。
三、假期里的一些感觸和反思
寒假開始時十月的狀態都不錯情緒較好,不嬌氣,能物歸原位,做事心態積極,同時感覺她靜了很多,也有意愿嘗試不熟悉的內容。
之后通過一次學英語發現對于有難度需努力的項目和內容,十月逃避情緒嚴重,洗衣、做事時也時有發生。十月學英語對于長句和陌生詞十月就跳過,對自己沒有什么高要求。當時只是針對她的情況準備重新學習卡由或小烏龜學美語,提出擔心害怕時對自己說:“我要試一試”,對她做事慢、湊合提出要求“做事要認真”。
接下來感到孩子在學習時的消極心態是不能通過學習來調整的,更多的應該通過做事、運動來調整。
之后的日常內容涉及學習就比較少。一天之內固定的內容都以做事為主,幫廚、晨練、整理內務、刷鍋洗碗、洗衣服、內褲襪子。之后還安排了學習滑冰。總體看來,做事因為挑戰性較小,所以完成情況比較好,情緒也很正向。而需要努力練習和有一定難度的滑冰,十月經過了幾次退縮、堅持,最后也戰勝了懼怕心理,慢慢喜歡上了練習,并能主動的練。
頭兩周,生活較規律每天早晨熬米粥,整理內務,刷鍋洗碗,堅持晨練,收拾地毯,在家時洗刷帶回的臟衣物,書包水壺拖鞋都刷的很干凈。學習方面6、9、2寫反的次數減少了。喜歡幫廚還曾獨立做三明治解決自己和圓圓的晚飯,很開心。觀察人的作業完成得也有進展,戶外徒步量還可以,但是慢慢已出現了情緒的退步,偶爾退縮不想做事學習。
春節前的兩周,日常生活較規律,但隨著外出增多,飲食已不夠健康,外出多次的就餐使得十月的食欲開始下降,于是開始取消她的晚飯,同時注意減少外出就餐。這兩周中十月的情緒、心態波動比較大,有時候狀態很好,有時逃避情緒嚴重,甚至用哭鬧來控制別人,為此我們狠狠懲罰了她。在這兩周里我們面對她也很急躁,尤其是她不認真,拖拖拉拉時。
記錄過一次她哭鬧的經歷:玩的晚,洗襪子時開始哭泣,要求我們陪,拒絕后又反復要求“幫我倒水”。被拒絕后哭泣:“沒有人幫我,沒人喜歡我,他們都是不好的,爸爸媽媽討厭我,爸爸媽媽不愛我,他們都不喜歡我……”無限循環,哭泣委屈。我們打她的手心四下,告訴她:第一,自己可以完成的事要自己完成。媽媽已經提出了好幾個建議都可以幫助解決倒水的問題,完全在你能力范圍里,是你自己不想做,想靠別人。第二,需要別人幫助時,不可以裝可憐委屈來綁架別人,讓人覺的你太可憐了。幫不幫你和爸爸媽媽愛不愛你沒有關系。我們告訴你這種方法沒有用,對爸媽沒有用,對別人更沒有用。以后再有這種事,第一沒人理你,第二沒人幫你,第三要打手心被懲罰。記住沒有? 記住了(哭)。第三,打手心時你大聲哭泣,大喊大哭,你在學校也這樣嗎?媽媽肯定比老師打得狠,但是就是這樣也不會打傷你。所以接受懲罰時大喊大叫也是為了讓人可憐你同情你,和之前的沒有區別。以后在這樣打手心就打更多,明白沒有? 明白了。
春節期間的兩周,情緒好轉,狀態不錯,但是生活又變得不規律了。尤其是在爺爺奶奶家的幾天里,老人諸多干涉,看什么都看不慣,我們待了5天就回來了。回來后我們討論決定以后一定要再減少在爺爺奶奶家滯留的時間,給孩子提供一個能支持她規律生活的環境。另外就是食欲下降了很多,吃飯就吃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