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大學生個人總結(精選3篇)
三支一扶大學生個人總結 篇1
20xx年7月,我開始了“三支一扶”的“支農”生涯,走上了農業局的工作崗位。“支農”是一個神圣、光榮而又充滿挑戰性的工作,它讓我有機會深入基層進行實打實的磨練,它讓我有幸為農民服務、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奉獻自己的力量。在過去的一年“支農”生活中,我感覺收獲頗豐,對自己的工作有所感悟,現將本人一年來學習工作的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 加強學習,虛心請教。
首先,公文寫作是單位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從未涉獵公文的我,剛開始面對一篇請示報告的格式時也無從入手。“人不學不知義”,“三人行必有我師“,經過自己經常查閱一些公文寫作資料,以及向單位同事和領導請教,我慢慢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公文格式,對公文寫作有了基本的認識。但是感覺自己現在還有很多不足,公文的具體和用詞尚須錘煉,筆頭火候不夠,只能算是入門級。公文寫作是機關單位所必備的基礎技能,所以以后我要加強公文的學習,多寫多練,努力地錘煉寫作功底,做到能夠輕松的完成、勝任公文寫作。
二.膽大心細,知錯就改。
做工作一定要細心再細心,遇到困難不要慌,寧穩勿亂。有次我正在復印一堆文件,同事正巧也來我這里打印文件,我錯把自己正在復印的文件當成白紙用來給同事復印,結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浪費物力和精力,單位領導告誡我做事不要慌,要沉得住氣,一件一件來,有條不紊的進行,“慌”只會造成“不擇路”。這此雖然是個小錯誤,但是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細心”成為了我以后做事的第一反應。
三. 溝通及時,記錄詳細。
公務招待、公務用車是直接涉及到費用支出,所以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登記時單位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較為繁瑣的工作,對溝通、協調、工作細致度要求都很高。剛開始我沒有意識到這塊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有時記錄不及時,或者記錄后讓領導簽字不及時,造成個別費用漏記或者過后無法核實的情況,給單位整體運轉帶來不暢。通過領導的提醒教誨,我現在已經非常認真對待這項工作,堅持做到了和經辦人、司機、飯館溝通及時,這樣一來,做到了單位記錄的內容和對方的記錄相吻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從而方便領導快速準確地結算賬務。
四.因時制宜,創新工作。
單位領導說過一句話:工作任務時多時少,所以時間緊迫的任務完成到一定程度即可,時間寬松的任務則要精益求精,好上加好,想方設法添磚加瓦,提高質量,增加亮點。在原則允許的范圍內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領導安排之后再去執行,而是要主動出擊,“沒事找事做”,以后我要更加積極地提高工作的主動性,把工作做深入、做細致,這樣就不會“無事可做”。
五.學習業務,拓展知識。
雖然我主要做辦公室的工作,但是也經常會接觸到業務方面的工作,對于業務方面這一塊的知識比較欠缺。領導也說過,先學會不要說外行話,然后再一步一步提高業務水平。“非學無以廣才“,通過一年的學習,我對基礎的業務常識有所了解,業務書籍也成為了我閑暇時間的精神食糧,但業務這一塊我還是要多向業務科的同事們學習,拓展自己的工作半徑,提高綜合能力,為長期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 做好接待,搞好服務。
領導告誡我們,每個人都是單位的一面鏡子,代表了單位的形象,所以有客來訪時一定要熱情周到,這樣才能讓客人來“好辦事、辦好事”。同時,要做好辦公室的工作,首先要搞好單位的后勤服務,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辦公室可以說是整個單位的心臟,要保證這個“核心”的正常運轉,才能讓大家無后顧之憂,才能讓大家都把工作做好。所以,即便是同事遇到了再小的麻煩,再普通的困難,在我看來,也是亟待解決的事情,也要盡力認真地對待。
綜觀一年來的“支農”工作,本人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對于學到的知識,我要加強、鞏固、擴展并且運用;對于存在的不足,則要汲取教訓、盡快改正,盡力彌補。今后,對待工作我還需加倍努力,積極主動,踏實工作,認真仔細,虛心學習,綜合提高,在同事
和領導的關心下做好自己的“支農”工作,領悟“三支一扶”的真諦,為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支一扶大學生個人總結 篇2
我參加了 “三支一扶”志愿者簽訂聘用合同儀式后,被分配到禾豐鎮鎮政府,正式開始了“三支一扶”中的支農工作。在熟悉了鎮里的基本情況后,因工作需要被抽調到經發辦工作,開始了經濟普查的工作,一個月以后又來到了急需用人的災后重建辦工作。從畢業到就業的過渡,在這三個月的工作中,我學會了許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得到了很大的鍛煉,下面是我對我這幾個月的主要工作總結:
一、堅定信念,投身到廣闊的農村中去
在大學期間,我是一名真正的學生,雖然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但對農村的事情卻一無所知,在看到國家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西部及廣大農村進行“支農、支醫、支教和扶貧” 服務的
倡導和《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時,我辭掉了原來的工作,一門心思的想要到農村最基成去體驗下我生活中所缺少的東西,于是第二天我就報了名。許多親友對我的舉動很不理解,在他們看來在城市工作好好的偏偏跑到農村工作是一件愚蠢透頂的事。但我堅持了自己的信念,相信到廣闊的農村一樣能得到鍛煉、能闖出一片天地,更加重要的是能為農村的建設和農民的致富盡到自己的一點綿力。
二、領導、同事關心,工作逐漸適應
剛到服務地禾豐鎮的時後,單位領導十分重視我們參加“三支一扶”的大學生,專門召開了班子成員會議討論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安排,為我們提供了寬敞舒適設施完備的宿舍,并為我們聯系了有職工飯堂的單位,解決了我們生活中兩個大問題。在剛開始工作的那段時間,我對單位里的工作和禾豐鎮的農村情況還不熟悉,同事們下鄉工作時會經常“關照”我一起去,讓我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熟悉了許多鄉鎮和村落,在開展工作時就順利多了。
三、在工作中充實,在充實中提高
當逐漸地適應了當地的工作生活環境后,我的工作由“磨合期”進入到了“成熟期”。剛開始的時候,我和我一起的支農的女孩一起幫助居委會做經濟普查的事,每天都去每個鋪面登記他們的主營業務,工作人員人數,有無營業執照和工商執照等情況,有些老板也很不配合,總覺得這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壞處似的,于是我們又得一個個的耐心解釋和介紹經濟普查是干什么的,讓他們無后顧之憂。這里我學到了和來百姓打交道,確實得有耐心。經濟普查剛做到順手的時候,領導又掉我去了災后重建辦工作,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協助黃鎮長負責災后重建的事情,具體分為重建資料的整理,歸檔和電腦錄入各項事務。剛開始的時候,電腦操作也不太熟悉,做事也不夠仔細,老是犯低級錯誤,很讓領導傷腦筋的,黃鎮長每次都說做事要有悟性,什么都要想到領導的前面,那樣你就算進入角色了,我就是從那時起,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的原則,去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
總之,在工作以來,自我感覺所做的離組織要求、群眾期盼還有差距,缺少與領導在工作上、生活上的溝通,但我進取向上的心沒有改變,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沒變。我將正確面對工作,以積極心態對待工作。實現自我的人身觀、價值觀。
三支一扶大學生個人總結 篇3
為貫徹落實上級部門關于“三支一扶”工作要求,始終以保證“三支一扶”大學生“愿意來、用得好、留得住”為工作目標,靠政策引導,用真情留人。進一步完善了我鎮人才隊伍結構,有效提升了我鎮基層單位服務農業,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的工作水平。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宣傳走在前,確保“三支一扶”大學生“愿意來”
在大學生“三支一扶”招聘季,我鎮充分利用集鎮廣播、鎮政府和各站所LED宣傳顯示屏以及各村委小喇叭,擴大“三支一扶”招聘知曉率,并且通過各包片村干的排查,我鎮組織工作人員入戶向適齡、符合條件的家庭宣傳政策,特別是宣傳近年來“三支一扶”工資待遇及出路問題的政策。通過宣傳動員,營造了一種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良好氛圍。
2、平臺搭起來,確保“三支一扶”大學生“用得好”
一是緊貼鄉鎮站所需求征集崗位。我鎮為進一步做好“三支一扶”人員的招聘工作,使招聘人員的專業緊貼基層實際,我鎮黨委組織委員定期向各站所征集崗位需求,并緊貼崗位實際向縣人社局報送招募大學生說的專業需求情況,使得大學生到我鎮工作有施展才華的平臺。
二是積極組織大學生開展培訓。積極組織我鎮“三支一扶”大學生參加上級或鄉鎮的技能培訓,切實增強其業務水平。
三是多崗位鍛煉,確保人盡其才。定期抽調“三支一扶”人員到鎮黨政辦、組織辦、民政辦等重要部門工作,在增強其業務水平的同時,也可以更好的挖掘他們的特點。
3、待遇落實好,確保“三支一扶”大學生“留得住”
一是落實各項生活保障,減低“三支一扶”大學生生活成本。為節約“三支一扶”大學生的生活成本,我鎮分管后勤的領導積極協調宿舍,為他們提供免住宿費的宿舍,并且通過每個月收取他們x元/人,協調他們去員工食堂的用餐問題,使得我鎮“三支一扶”大學生有房可住,有飯可吃。
二是關心關愛大學生,讓大學生感覺回到“家”。定期召開大學生座談會,掌握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困難。每年組織他們去醫院進行全方位的體檢,并為他們發放蛋糕卡、節假日慰問品等工會福利。
4、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安置服務期滿“三支一扶”大學生再就業問題。
一是我鎮積極協調事業編制,對于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經請示上級部門批準,為期滿大學生完成事業單位轉崗工作,真真正正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截止目前,已完成1名“三支一扶”大學生向事業單位控制數轉崗的工作。
二是我鎮積極鼓勵“三支一扶”大學生參加招錄考試。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崗位專門用于招募“四項目”人員,減少競爭,增加上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