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研工作方案
教研組的工作是達成學校教研計劃的關鍵,其工作的開展情況直接影響到整個學校教研工作的推進,在組織協調學科教學、教研、教改,促進教師素質提高,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關于教研組工作的內容、層次要求
1、 教研組長會
開學初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提出本期(或學年度)學校教研工作方向、思路,討論修訂學校教研工作計劃。各學科教研組要根據學校整體教研工作安排,制定詳細具體、切實可行的學科組教研工作計劃及內容安排。另外,每月定期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一是學習有關條例、制度,以及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等;二是相互交流教研工作中的情況和經驗;三是督促檢查學科組教研工作按計劃開展的情況;
2、教研組活動
按照學科組期初的教研計劃,教研組活動要按計劃開展,教導處加強督查、指導。活動形式要做到多種多樣、生動活潑,學科內研究與學科間研究相結合,要講求實效。教研組活動的內容上要注意三個層次:
(1)理論學習、研究,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
第一方面,為了提高教研組教師的認識水平,切實轉變觀念,加強理論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期初計劃就要認真安排,學習內容的選擇要注意體現時代性、相關性,并且做好學習筆記備查。提倡期終寫學習心得,保證教師觀念時刻緊跟時代節奏。
第二方面,學習、鉆研課標和教材。這是教研的基本內容。教育是發展的,隨著社會的進步,課標要求和教材也隨將發生變化,學生也會發生變化。對廣大教師來講,無論是年輕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要認真進行研究。而且要將現代教育思想貫穿于研究中,將學生實際與課標教材有機結合。對課標教材的研究,主要抓四個明確:
a、明確該科目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最重要的理論和技能是什么,教學體系的結構,主要的思路和邏輯主線是什么。
b、明確教材的各部分在整個學科體系中處于什么地位,它們之間是怎樣聯系的。
c、明確哪些是教材中的基本現象、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d、明確每個部分的具體教學目標、要求是什么,并據此確定教學內容的教學層次。
以上四方面是動態的,既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作相應的變通,不能一成不變。
(2)熟悉、研究教學過程。
主要是指課堂教學的研究。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可以說,課堂教學的研究深入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課堂教學的研究一般采取說課、講課、評課的方式進行,要有計劃的安排教師全員參與,共同研究,整體提高,可以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說課是基礎,評課是關鍵,要客觀的評出問題、評出改進措施、評出努力方向。教學過程研究主要包括:
a、教法研究。主要研究教材的處理方法、教學思路設計、課堂結構安排、教學語言設計、提問設計、板書設計、難點突破的方法等等。
b、學法研究。主要研究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介紹學習經驗,揭示學習規律,預習、復習和考試的方法等等。
c、教學手段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學的輔助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的輔助手段主要包括自制教具、掛圖、投影、錄像、電視,特別是cai(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研究。
(3)研究教育教學。
主要是指課題研究。對于學校目前的狀況來講,需研究的問題較多,課題研究工作中要注意:
a、以應用研究為主。課題研究要與學校實際工作聯系起來,干什么,研究什么,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