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獎勵性績效方案
鎮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實施方案
為了推進我鎮績效工資制度改革的順利實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根據《梧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工資發放辦法(試行)》,結合我鎮實際,制定《XX年春學期xx鎮獎勵性績效工資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以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工資實施為契機,建立科學規范的小學收入分配機制,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杠桿作用,真正做到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激勵我鎮教職工愛崗敬業,扎實工作,開拓進取,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目標,努力推進全鎮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考核對象
按照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的全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編在職的教職工。
三、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原則
(一)堅持“不勞不得、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獎勵性績效工資以工作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分配的主要依據。
(二)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分配的全過程公開,切實做到公平、公正。
(三)堅持“科學合理”原則。全鎮義務教育學校獎勵性績效考核工資分配方案要力求科學合理,績效工資差距不宜過大。
四、考核辦法
全鎮小學獎勵性績效工資由鎮中心校按此方案統一發放,各小學要嚴格按照此方案實事求是地考核,以XX年春學期教職工的師德、工作量、考勤、教育教學業績和教學過程進行考核打分,每學期的總分為100分。
(一)師德(20分):主要考核教職工在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特別是為人師表、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的情況。
(二)工作量(20分):量化出學校所有崗位學期工作量。全體教職工學期工作量相加,得出學校各個崗位學期工作量總和,除以全校教職工總數,得出學校教職工學期人均工作量。教職工學期實際工作量除以學校教職工學期人均工作量乘以班額分值即為教職工工作量得分。計算公式為:
1、教職工學期實際工作量=教職工學期任科目總節數×任科目系數(語文、數學科目按系數1.2計算;英語科目按系數1.1計算;其他科目按系數1.0計算。)
2、教職工學期人均工作量=學校各個崗位學期工作量總和÷教職工總數
3、教職工工作量得分=教職工學期實際工作量÷教職工學期人均工作量×班額分值
注:1、按班額計算。班額40人以上×20分;30—39人×18分;29人以下×17分。任語、數、英科目兩班或兩班以上的按平均班額計算,任語、數、英科目且兼有其他科目的按語、數、英班額計算,若只擔任非語、數、英科目的按所任班額的平均計算。2、校長所兼課時達同年級專任教師的1/4,并按教學環節認真完成教學任務的以工作量20分計。3、工作量分值最高上限為20分。
(三)考勤(10分)、主要體現教職工的積極性、紀律性、責任心和出勤率四個方面。教職工的出勤方面以學校的考勤記錄為依據打分。
1.曠課1節扣1分;曠工1天扣2分;扣完為止,不計負分;
2.事假1天扣0.5分;扣完為止,不計負分;
3.病假1天扣0.3分,扣完為止,不計負分;
4.國家規定的婚、喪、產假按照實際工作天數發獎勵性績效工資;妊娠假按照病假處理。
(四)教育教學業績(30分)、主要考核教職工的工作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和工作的實際效果。其中:在一學期里能有效地、合理地、規范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定基礎分為10分;全鎮可比性業績的最高得分占10分;獲得其他獎勵的最高得分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