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管文化建設工作總結
通過努力,把**市列入了國家交通部的公路運輸主樞紐城市,爭取到了國家和省里的扶持。推進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在全市農村增加客運班次650個,增加投入農村客車353輛,行政村客車通達率由51%提高到90%,已建、在建成農村鄉鎮客運站140個,招呼站1500個。農村客運運力結構得到明顯優化,站場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明顯加速,有力促進了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和城鄉經濟文化交流。在獨山北建設了一所教學一流、設備先進的道路運輸職業技術學校,對交通運政部門承擔的從業人員的考試實行統一管理,并開展各項業務培訓,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是有了創新的觀念,加快了建設完備的運輸體系的步伐,也為運管事業的長遠發展拓展了生存的空間。
(二) 在運輸管理上創新,推進科學化管理
在運輸管理中,我們按照“公正嚴謹、務實高效、勇于任事、敢于負責”的理念,認真履行職責,加強運輸管理。
我們從運輸市場的實際出發,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和交通部相繼頒布的運輸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部令”,并制定了相應的道路運輸管理制度,改變了多年來運輸管理執法依據不充分、執法手段過軟的局面,行業管理逐漸步入了法制化軌道。
創新管理方式,引導文明經營,誠信經營。有針對性在運輸行業開展了以“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爭做文明經營業戶”為主題的活動,例如在客運行業中開展“精品班線”和“示范車”的創建活動;在汽車維修行業扎實開展“百家明星維修企業”評比活動;在出租汽車行業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文明之星評選”等活動,對宰客、甩客、隨意漲價等違規行為進行了有效整頓和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對所有證牌、票證統一管理,在檢車和車輛年度審驗過程中,我們實行傳遞單制度,上一個部門未在傳遞單上簽字,不能進行下一個部門的業務操作,傳遞單起到了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作用。今年我們又探索成立了“行政許可審批委員會”,實行業務集體研究審批,檔案統一管理,從根本上杜絕了行政審批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違規違紀現象。
在行業管理中創新,引入科技手段,提高保障安全,加強監管的能力。目前,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重點區域監控系統、行車記錄儀、學時記錄儀等先進設備在行業管理和經營業戶中已得到了廣泛應用。
(三)在運輸服務上創新,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在運輸服務中我們提出了讓群眾滿意,讓業戶滿意,讓社會滿意的理念。一是推出情感服務,在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檢測中心設立了休息室,提供茶水;在稽查支隊設立違章處理辦公室,接受政策法規咨詢。在這些對外辦公的“窗口”全面推行程序化辦公,規范工作程序,實行“首問負責制”,堅持杜絕推諉扯皮,辦事拖拉及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難”現象,堅決遏止暗箱操作。二是推行陽光服務,我們把業務辦理程序、收費標準、執法依據公開,設立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并在電臺舉辦道路運輸法規知識講座和廣大運輸經營業戶進行熱線互動,解答群眾問題,暢通群眾監督、投訴渠道。三是推行快捷服務,逐步完善了道路運政信息管理系統和運政服務投訴系統,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業務引導觸摸屏等,推行了手機信息查詢,便于業戶快捷查詢相關業務的辦理程序;掌上電腦稽查也得到廣泛應用,在保障安全,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