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佛協工作總結
通過我們的大力宣傳和指導,大部分寺廟已逐步走上了規范,求雨寺、高寺、天臺寺,在建修未開始前,就已將土地證,準建證、工程設計詳圖、工程預算概算、工程效果圖等一系列合法手續完整辦妥。真正做到了合法,體現了濃郁的佛教文化氣息。
五、指導各開放寺廟規范地舉行法會佛
事活動。使其入法入律,不失威儀。
法會、佛事活動在樹立佛教形象,展現僧團威儀,弘法利生,接引初機等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全縣范圍內由于僧才匱乏,交流過少,使許多開放寺廟佛事活動不規范,不嚴肅,有失威儀,甚至有不如現法悖逆佛教精神的邪師外道摻在其中,為此我會長期以來,將規范佛事法會活動作為一個重點。
認真組織協調各寺廟抓好每年三次的觀音圣誕及其佛菩薩圣誕會,我們針對每年的圣誕法會,來寺居士、游客多,法會場面大,涉及面廣的特點,首先從佛教法會儀軌,唱念下功夫,嚴格要求每個寺廟尊重祖師大德所傳儀軌舉行法會。并且從法器、法物、莊嚴品、唱念腔調板眼,嚴格按漢傳佛教、叢林儀軌進行、對于實在缺乏僧人辦不起法會的小廟,要求取消大型法會。其次,要求各寺廟提前準備,統籌安排,靈活機動地將法會期間的安全管理工作加緊抓好。今年每次圣誕法會我會都盡可能地派員到各開放寺廟作現場指導。在我會指導下,所有寺廟的法會都如法如律,進行威儀齊整,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參加者和觀光者都歡喜無限,贊嘆不已。
會長智常法師及縣佛協領導率優秀僧人主持開光傳戒等各類法會,為基層寺廟做好示范工作。八月和十月份永慶寺安排僧侶,組織了“傳授居士菩薩戒”和華嚴三圣銅佛開光法會,事先進行了精心的籌備。使得整個法會隆重圓滿,龍天護佑,法會參加者無不感到莊嚴殊勝,給資中縣各基層寺廟起了一個很好的帶頭示范作用。
六、擴大友好往來,拓寬視野,促進文化交流。
今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由四川省通俗文藝研究會和資中縣佛教協會共同承辦的佛文化研討會在資中縣重龍山永慶寺隆重召開。此次會議本著“迎省內外之賓朋,襄文化之盛舉”的指導思想,使得參會的省、市、縣佛教、文化和其他各界來賓一百余人對佛文化的研討有了更深的認識。這次研討會準備充分,考慮細致、安排周到,研討熱烈,對佛教與通俗文藝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有益有效的探討,營造出一片祥和的氣象。此次佛文化研討會是資中乃至全省文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喜事、好事。佛教與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佛教文化的載體,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佛教文化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主要土壤,文化界與宗教界的合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大整合,對我縣我市我省的佛教與文藝工作都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今年初冬,我會還組織了秘書長以上的會領導到隆昌縣古宇寺以及古石坊的參觀、考察、學習,智常法師代表隆昌縣佛教協會詳細介紹了隆昌佛協的工作開展情況,并要求資中縣佛協認真學習隆昌縣佛協在時間短、資金緊、人員缺乏的情況下,通過積極的努力,在縣委、縣政府及統戰、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能快速有效地修建寺廟和組織佛協的建設做出大量的工作。
七、加強自身機關建設
為履行好佛協職責,樹立佛協在廣大僧眾中的良好形象,把佛協建設為僧眾之家,更好地發揮縣佛協橋梁和紐帶作用,抓好機關自身建設,在目前顯得特別重要。
1、加強佛協領導人員的素質培養。佛協能否為基層正確服務,關鍵在于佛協領導人員是否有強烈的佛教事業心,崇高的社會責任感、精湛的佛學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業務能力,這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對領導人員自身的素質培養,對此,今年夏天我會會長智常法師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到北京大學宗教系學習。
2、六月三十日經縣佛協常務理事會議一致通過,決定增補曾訓騏、謝勇為資中縣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決定提議任命趙宗賢為縣佛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3、資中佛教歷史源遠流長,名山勝剎、棋布星列、禪、教、律、密、凈諸宗并立,高僧名士輩出,圣賢應化,扶世導民、甘露流芳,是資中歷史文化的重要篇章,是資中悠久歷史人文薈萃的見證。
縣城北郊寧國寺(唐代名德純寺),建于漢建安五年,公元2XX年,距佛教傳入中國僅2XX年。唐代國師智詵禪師蒙武則天皇帝賜佛教禪宗傳法信物“木棉袈裟”回資中駐錫德純寺,智詵付法處寂禪師,處寂會法無相禪師(韓國三太子)大弘別于南能(慧能)北秀(神秀)頓漸禪法之“保唐禪法”,三代高僧為世人推崇,保唐禪法是中華文化史之顯章,馬祖道一禪師于資中德寺依唐和尚(處寂)剃度出家,學法于無相禪師,因此為西蜀禪宗源地也。
明代悟云禪師弘禪法中興西蜀名剎永慶寺,令佛光普照、仙鶴來朝,民國時期能海上師聚僧數百人,信士數千人于永慶寺設護國息災法會祈禱世界和平,國泰民安,人民安樂,近代清德上人護法護教,傳承佛法薪火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