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管理年終工作總結
二、立足基本職責,把握活力建設主題。按照中央提出的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的基本標準,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立足工會的基本職責,探索構建和諧企業的工作框架,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工作主線,在溝通企業中管理層、勞務層,退休職工和困難職工等各利益群體的思想認識、宣傳如何看待各利益群體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和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加強基層民主和諧政治工作、穩定勞動關系上,創建多種活動載體,在搭建溝通平臺,暢通交流渠道,充分發揮橋
梁和紐帶作用方面,力求新的突破和建樹。要深化企業民主管理工作,進一步發揮職代會和職工代表的作用,提高職代會的議事質量,擴大職工代表參與、監督企業經營活動的民主權利,探索新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模式,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要把住結構調整和事業單位聘任制改革過程中的維權關口,健全完善源頭參與機制,提高源頭參與質量,要主動靠前、主動協調、主動反映職工群眾的意愿和呼聲;構建多樣化、現代化的基層維權信息通道,推廣建立職工與企業領導的維權溝通方式和問題解決、答復程序,探索規范化的維權機制建設;加大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程序的實效性研究探索和履約檢查力度;科研設計單位和“四高”群體聚集的項目,應著重研究“四高”群體對工會工作的需求,提高他們對工會的認知程度,探索工會工作在知識分子密集單位的工作著力點和工作模式。
三、著眼長效機制,把握活力建設目標。長效機制建設是工會工作專業化的更高要求,也是改變傳統的活動型、臨時性工作習慣的根本方法。要依照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是民主管理廠務公開工作體系,調動職工積極性的長效機制是專業化的勞動競賽組織體系,支持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長效機制是職工素質工程和學習型班組創建工作體系,保持企業穩定的長效機制是勞動關系協調和困難職工包保體系等等,在工作體系的更高層次上把握工作目標和標準,完整地、系統地、規范地,科學地規劃和完成工作。
要完善建設業主單位和養管單位的勞動競賽組織形式,繼續探索加大勞動競賽獎勵力度、監控力度和考核科學性等工作模式,大力推廣成熟經驗的交流和借鑒;要把職工技術創新工作與“學習型組織”創建結合起來,賦予傳統的技改技革工作以新的活力,探索新的組織模式和運作方式。
認真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抓好工會組織建設和職工隊伍建設,加大建會工作力度。繼續加強外來工工會組建和正常開展工作,完善外來工工作、生活、培訓和管理的正規化建隊模式和成功經驗的推廣工作;在合資合作企業中,探索委托聘用和臨時勞動關系勞動者組建工會和開展活動,消滅工作死角;繼續推進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加大學習型班組創建工作力度,力求全員參與和全域覆蓋,繼續抓好學習型組織理論學習和培訓,年內力爭把班組長輪訓一遍,使用好《創建學習型班組典型招法50例》一書,在階段性創建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利用知識共享、經驗共享的優勢,不斷地創造新鮮經驗,發現更深層次的創建規律,推動工作滾動發展。在去年試點范圍的基礎上,各單位要再確定20%的建制班組、項目或部室做為重點創建單位,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努力創建一批有學習架構、有創新成績、有人才成果的高質量的學習型班組典型,爭取使我們的創建工作形成有深厚理論和經驗支撐的工作體系。
四、全面提升水平,把握活力建設關鍵。活力建設的根本目標在于全面提升工會工作水平。實現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關鍵在隊伍。應當著眼于干部素質的提高,努力開展創建學習型工會組織和爭當學習型工會干部活動,利用培訓學習等多種形式,把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與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與黨員先進性教育結合起來,與工會業務知識結合起來,提高工會干部圍繞大局、融入中心的能力,組織職工、動員職工的能力,源頭參與、依法維權的能力,協調矛盾、整合關系的能力,服務職工、教育職工的能力,內強優勢、外借資源的“雙循環”能力,推進工會工作專業化、工會干部專家化進程;應當著眼于工作程序正規化的建設,把依法治會的要求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完善工作運行機制,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激勵體系,嚴格工作目標責任制,確保各項工作目標高水平的實現;應當著眼于工會工作理論建設,按照新形勢下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的要求,加強調查研究、理論政策研究,不斷提高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在提高理性思考和理論思維能力上下功夫,要在拓展思維途徑上下功夫,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規律上下功夫,把調查、分析、研究、探索、創新融為一體,努力突破常規的認識層面,從更新、更高的層次上去認識問題,提出理論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市政總公司正處在改革和施工生產的關鍵時期,讓我們上下一心,積極進取,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完成各項任務,構建和諧企業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