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保護日廣播稿(精選5篇)
世界環境保護日廣播稿 篇1
合:同學們,老師們,大家下午好,
主播:小蜜蜂廣播臺又開播了,我是今天的主播,我是今天的播音員,今天,我們為您準備的特別節目是愛護學校環境。
甲:秋意漸濃,我們將迎來天朗氣清秋色宜人的11月。10月的容卿校園,花兒爭艷,春色滿園,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乙:你想在一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地方生活嗎?你想在一個姹紫嫣紅、四季如春的環境中學習嗎?你想在一個環境優美、充滿生機的校園里成才嗎?
甲:誰不想在一個優美干凈的環境中工作、學習和生活呢?當我們在綠樹成蔭的校園中漫步時,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當我們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讀書時,哪能不全神貫注?當我們在整潔優雅的環境中學習時,定會倍感心情舒暢。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愛護;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讓我們學習進步,道德高尚;讓我們學會謙讓,學會做人。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我們沐浴著陽光,吸取著營養,增長著知識。
乙: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可如今,在我們的校園里,還會發現散落著同學們隨意亂扔的瓜皮果殼、紙屑、飲料瓶等。每當風一吹起,這些垃圾就在我們的校園里群魔亂舞,所有這一切,都與我們的文明校園極不相稱。“校園是我家,愛護靠大家”,我們相信,沒有哪一個老師、同學希望在一個垃圾遍地的環境中學習、生活。
甲:作為學校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愛護校園,努力做文明校園的開拓者、實踐者、建設者。只有這樣,我們的校園才會更加美麗,更加和諧。讓我們少一些不經意,多一些責任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用心呵護我們的校園,相信收獲的一定是滿園芬芳,還等什么?趕快行動起來吧!
乙:所以,我們向全體老師和同學發出以下六點倡議:
1、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
2、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垃圾入簍、袋裝垃圾入桶,并提醒和制止亂扔垃圾的行為。
3、提倡“彎腰精神”,隨時拾起地面上的零星垃圾,扔進垃圾筒里,確保地面的干凈。
4、不在校園內吃口香糖、糖果等零食,更不亂扔、亂吐殘渣廢物。
5、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樹立節約意識,減少紙的用量,做到人走燈滅,人走水斷,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6、愛護公共設施、不亂涂亂畫,不踩踏草坪。把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美化好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生活在既衛生又文明的校園里。環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甲: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從點滴做起,自我約束,相互檢查。撿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潔凈,把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美化好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生活在既衛生又文明的校園里。
乙:環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做保護校園環境衛生的“綠色衛士”,做文明容卿人!
合:“愛護校園行動”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們全體師生共同的努力!
主播:時間過的真快,到了和您說再見的時候了,歡迎您周五同一時間繼續收聽我們的欄目,再見!
世界環境保護日廣播稿 篇2
全體村民請注意,下面,我把禁止焚燒秸稈、禁止焚燒垃圾這事跟大家講一下:
禁燒秸稈、禁燒垃圾,有很多害處:一是焚燒產生的濃煙里有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空氣, 對人身體健康危害特別大;二是對交通安全構成威脅,焚燒產生的濃煙影響視線,直接危及交通安全;三是形成火險隱患,秋冬季節風干物燥,非常容易引發火災;四是形成霧霾天氣,這幾年,霧霾天氣越來越多,有時候一連幾天看不見太陽,這與焚燒秸稈、焚燒垃圾有直接關系。
為確保空氣質量,國家環保部、農業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都要加強秸稈和垃圾禁燒工作。這段時間,廣播、電視、報紙上宣傳的比較多,中央臺、天津臺、薊縣臺幾乎天天都有這方面的新聞消息,市里、縣里,還有咱們鎮里,都開了專題會,要求禁止燒秸稈、燒垃圾,對這件事,上面抓的特別緊,希望各家各戶高度重視。
現在,國家通過遙感衛星、無人飛機,每天24小時進行空中巡查,市里、縣里,都專門成立了巡查隊,咱們縣就有300多巡查隊員分片晝夜巡查,鎮里每天也都有人到各村專門檢查。一旦發現哪兒有冒煙的,立刻就會被發現,馬上就會有人到現場追查。即使沒有當場找到是誰點的火,也要對焚燒地塊的所屬人追責,也就是說,自己不要亂燒,也不要到別人家地里燒,各家各戶也要看好自己的地塊。如果發現有人燒秸稈、垃圾和樹葉、雜草,一旦確認到人,縣里將依法處罰,后果嚴重的,會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希望各家各戶千萬不要當兒戲,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上邊抓的這么緊,一旦被發現,到時候誰也說不了情。請大家管住自己、管住家人,不要再燒秸稈、燒垃圾了。
世界環境保護日廣播稿 篇3
紅領巾廣播站:霧霾的防范廣播稿
甲: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紅領巾廣播開始了。
乙:今天的內容是:霧霾天氣的自我防范。
甲:冬季是我國東北部霧霾多發時節,尤其是近幾天,沈陽出現嚴重霧霾天氣,多項污染物指數超標,呼吸道疾病患者數量持續增長。
乙:因此,我們要加強對霧霾的認識,做到積極預防。
甲: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霧霾形成的原因:
乙:1.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甲:2.地面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乙:3.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形成的一個因素。
甲:4.工廠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乙:5.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甲:那么霧霾天氣對我們的健康有哪些危害呢?
乙:“灰霾毒霧殺人刀”,以下數據足以令人觸目驚心。
甲:中國每年因城市大氣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統門診病例達35萬人以上,急診病例680萬人,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勢。
乙:氣象科學家指出:灰霾與肺癌如影隨形,出現灰霾嚴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會出現肺癌高發期。
甲:灰霾與肺癌有了“七年之癢”。因此,人們說,霧霾是人們有時候感覺不到的、溫柔的殺手,具有強烈的毒性。
乙:因此如何預防霧霾帶來的危害呢?
甲:專家提醒:霧霾天氣如此可怕,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乙:近期,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并入大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的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甲:專家提醒人們,冬春季節是我國東北部霧霾多發時節,霧霾天氣發生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乙:1.中小學生應該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否則,越是運動,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無形中成了毒霧的吸塵器。
甲:2.如果出行,最好要戴上口罩、紗巾。
乙:3.抵抗力較弱的孩子應該盡量呆在室內,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 甲:4.這個時候也應少開窗,因為室內的空氣比室外干凈。
乙:5.一般霧霾天氣晝夜溫差會加大,應及時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甲:6.外出回來后應該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
乙:7.多喝水,多吃新鮮、富含維生素的水果,防止水分的丟失。
甲:8.一旦發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乙:了解霧霾,做好防范措施,關注健康,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甲: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了能夠有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請同學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乙: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
世界環境保護日廣播稿 篇4
今天的環保之聲,我們為大家安排的是環境保護。同學們,保護地球,從我做起,環境問題是由于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聲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一定是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的天堂,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受到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特大沙塵暴在我國一次又一次發生,它將會掩埋草地、吞毀家園,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的生活,使我們難以生存。綠色的草地將會變成沙漠,大樹將會永遠臥倒在地,而我們也不會快樂生活:幸福沒有了,親人沒有了,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會在茫茫宇宙中粉碎,就像玻璃摔在地上一樣。然而這不僅是沙塵暴帶來的災難。一粒小小的紐扣電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干電池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立方米土壤,并會造成永久性公害。雖然廢舊電池的回收工作已經得到人們的支持,然而電池的回收狀況并不樂觀。而迄今為止,我國尚沒有一家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企業,全國各地收集廢電池的地區都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題。之所以這樣,業內人士認為,低回收率直接限制了處理規模的擴大和處理技術的提高,進而嚴重阻礙了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的產業化進程。有關專家分析,原因主要還在以下幾方面:其一,在相關法規中,沒有對電池回收制定詳盡的細則,回收與不回收沒有獎勵、處罰。其次,目前廢舊電池的回收網絡基本上是組織、個人自發“編織”而成的,沒有形成普遍的自覺收集、自覺上交的意識,所以廢舊電池還是入“大網”。 再次,作為生產企業的電池生產廠家每年都在向全社會提供上億只各類電池,但真正有意識并參與到回收這一環節中的生產企業鳳毛麟角。目前,很多地方,回收的廢電池只能采取堆放的辦法。在回收廢舊電池的熱潮中,冷靜的人們發現廢舊電池仍然沒有實現循環再利用。不禁要問,廢
舊電池循環再利用難在哪里?由此看來,處理這些廢舊電池迫在眉睫。作為中學生,要真切的關注,做出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美麗的地球。
世界環境保護日廣播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廣播的題目是《天天都是環境日》。 21世紀可謂挑戰與機遇并存,希望與困難共存。它在給我們帶來許多美好憧憬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難題,其中首要的就是環境問題。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極為密切,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很久以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就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極大關注。1972年6月5日,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開幕,會上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以后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今年的環境日離現在還有兩個多月了,剛剛閉幕的第十一屆全國人代會上又將國家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這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充分表明中央進一步加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我們的生命歷程里,應該天天都是環境日。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恩格斯說過:我們連同我們的血、肉、頭腦一起都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自然界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它為人類提供了各種物質和能量,是人類存在和延續的基礎。
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必然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摸壯麗;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喧鬧;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親近悠閑;棠梨葉落胭脂色,薺麥花開白雪香,讓我們體味斑瀾。碧海藍天,看海鷗飛翔;冰封雪飄,聽松濤轟鳴;鶯飛草長,聞鳥語、嗅花香。清晨,觀賞大海分娩太陽;夜晚,清數廣宇閃爍星辰;雨天,讓雨點親吻面頰;雪天,讓雪花棲掛眉梢;喂螞蟻美餐,澆花草甘露;問候晨曦你好,道別月色晚安。 美麗的自然帶來美麗的心境,美麗的心境帶來了美麗的生活。千百年來,人類在不斷地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造福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