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國旗下講話4分鐘(精選3篇)
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1
同學們:
今天我們來到這里,緬懷和紀念革命先烈!這里長眠著幾十年前用自己的生命最直接、最激進也最令人感動地實現了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的人們。他們犧牲在新中國的朝陽已經升起的清晨。就義的他們或許還能表達最后的理想,還能在槍聲中留下最后的紀念。但是,在這里,在這里倒下的戰士們,卻更多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當16歲的肩膀在彈雨下撐起不倒的紅旗的時候,當鐵一般的脊梁在鐵絲網上架起前進的踏板的時候,我們不知道他們在最后的關頭的語言和思想,但這行動本身已經表達了那根本的信念:為了共產主義事業......革命先烈們雖然壯志未酬,未能親眼看到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冉冉升起,但他們為革命而灑下的熱血,將永遠澆灌著中華民族解放勝利的鮮花。他們能為國捐軀,從容赴死,原因何在?那就是他們遵循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道德準則。我們有幸,有著這樣英勇的開拓者;我們有幸,有著這么多高風亮節的革命先輩。先烈們雖然離我們遠去已有半個多世紀了,但是,先烈精神,殷殷在懷,不敢或忘。
在我們這個時代,國家富強,社會安定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了我們今天這樣的時代,先烈們用自己的行動,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他們用自己的熱血,澆灌著人民的幸福之花;他們用自己寶貴生命鋪就了通往勝利的革命道路。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同樣是在這塊土地上,從歷史的風塵中又走來一代奮發有為的青少年,我們要學習烈士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永遠跟黨走。我們要學習烈士艱苦奮斗、頑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我們要學習烈士勤于學習、不倦探索的求知精神。國旗下講話緬懷先烈演講稿3篇國旗下講話緬懷先烈演講稿3篇。我們要以這種精神來求得最先進的知識、最先進的生產力,為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
永遠跟黨走,就要求我們青少年強化責任意識。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無數建設者揮汗水、勤耕耘,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大好局面。從前人手中接過接力棒的青年一代,應清醒地認識到,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依舊是任重而道遠,面對21世紀更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肩上的壓力更大、責任更重。我們一定要立志成為有責任感的一代青年,成為無愧于先輩的囑托、無愧于黨的關懷、無愧于祖國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一代。
永遠跟黨走,就要求我們刻苦學習,力求有所作為。面對科技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要不斷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練就報效祖國和人民的真才實學,并在實踐中不斷經受磨煉,提高自身技能,從而把愛國情、報國志真正落到實處,成為一代有作為的青年。
同學們,我們要把對先烈的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化作決心寄托在向先烈的獻詞中:努力學習,熱愛勞動,長大了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我們相信,歷史也將會把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連同它的創造者再一次塑在紀念碑上,我們將以此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
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在在這里緬懷和紀念革命先烈。
站在國旗下,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國旗是無數的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是他們用鮮血染紅的。面對他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呢?烈士們是離開了我們,但誰又能說他們不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呢?
正因為有了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如今香港、澳門已回歸祖國,我們國家還成功地發射了神舟六號飛船,實現了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國旗下講話緬懷先烈演講稿3篇們要互相團結,互相關愛,要熱愛這座城市,更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們要發憤學習,為國旗添彩,為祖國爭光!
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堅強與勇敢,和平環境同樣會把我們培養成材,我們要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遺志,為祖國的日益強大、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積極鍛煉,共創祖國美好明天!
先烈們永垂不朽!!
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國旗下講話4分鐘 篇3
原始森林里每個人都是帶槍的獵人,誰都擁有殺死對方的權利!想要不被殺死,唯一的方法就是先下手為強。這種自由你要嗎?
規則,看起來是一種限制,其實它是我們的守護神,遵守它,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遵守交通規則,能護你安全;遵守職場規則,能讓你進步;遵守國家法規,能保你平安……
不守規矩的人,社會會教訓你。沒有底線的人,遲早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規則之所在,因為那是生命的守護線。20--年3月,南京南站,一名男子要去22站臺上車。他沒有按照規定路線走,為了省事,他從21站臺直接跳下軌道,想通過軌道走到22站臺。當時已經有一輛列車進站了,他依然毫不謹慎,僥幸一搏。可惜,他沒能成功撐上高高的站臺,快速進站的'列車將他卡在了站臺與列車之間,瞬間的摩擦力讓他在縫隙里滾了起來。當消防官兵將月臺的面板、混凝土坡拆開將他救出,男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因為這次意外,大批乘客被滯留車站兩個多小時。被耽誤兩小時的人們,生活依然在繼續;而這個為了少走幾步路,省兩分鐘時間的男子,卻將生命永遠留在了這里。
無視規則,悲劇就在所難免。生命只有一次,我勸你對自己善良。20--年8月28日,視頻軟件上出現一段視頻:兩名游客,不顧告示牌,翻入欄桿,踩踏張掖七彩丹霞巖體。兩人一邊光腳踩踏一邊說“不是有一個新聞說踩了一腳,要用六十年恢復嗎?我們幾個不知道踩了好多腳,我還弄了沙子。”破壞了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還滿臉的沾沾自喜,隔著屏幕都讓人厭惡不已。那絕世的“七彩丹霞巖”,千年積累造就,幾個人的破壞,一瞬間滿目瘡痍。
因為不懂法,他們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人類共享的寶貴自然財富,也毀在了他們狂妄的腳下。20--年的6月,武漢天河機場,某大學的一位女博士,因為個人原因遲到,已經無法辦理登機手續。但她聲稱要出國參加重要會議,不聽機場工作人員解釋與建議,在協調了近40分鐘后,突然沖進值機柜臺,連續掌摑工作人員兩巴掌。
柏楊在《丑陋的中國人》寫過一段話:“有些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就像這位女博士,她完全不反思自己為什么遲到,導致錯過值機。她反而覺得機場地勤人員有錯,明明飛機還沒有起飛,為什么不讓自己上飛機?俗話說,無知者無罪。但明知故犯的人,絕不能輕易原諒。
無視規則,公然凌駕在規則之上,等待破壞者們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兩千年前,正逢亂世,群雄逐鹿。為何只有秦國,最后能一統天下?戰國時期的法家代表,韓非子這樣說:萬物莫不有規矩。在韓非子看來:“七國之雄,秦為首強,皆賴商鞅,舉法明教,秦人大治。”因為有商鞅變法,秦國的法制得以健全,民心穩定,張弛有度,最終合并六國。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只有遵紀守法,百姓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如果有一天:犯法者毫無畏懼,因為規則形同虛設。作惡者霸道橫行,不會被人繩之以法。
當社會失序的那一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規則被漠視和踐踏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是縱容的幫兇,也都是受害者。
《銀魂》里有一句話說的很好:自由不是天法無天,而是按照自己的規則活下去。
最好的自由,就是遵守規則。沒有一條馬路可以任意橫穿,沒有一條軌道可以強行越過。這世上,也沒有一條規則,能被公然無視和恣意踐踏。
“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
時光呼嘯,20--年正迎面而來,請將規則法律牢記于心,珍愛生命,遠離那些無視規則、無視法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