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在全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4、企業誠信意識不斷加強。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激烈,近年來,我市企業誠信經營意識不斷得到加強,一是工商部門加強了合同的管理,特別是加強了合同的備案和鑒證工作,合同糾紛案件明顯減少。二是企業對“守合同重信用”進一步重視,企業內部的合同管理不斷加強和規范。目前全市有“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5家,溫州市級12家,省級以上2家。二是2003年我局推出“工商企業信用評價”企業誠信等級評定等一系列工作,廣大企業十分重視,踴躍參加,目前產生3a級企業50家,2a級和a級企業1129,3b、2b、b級企業2728家,b級以上企業達全市企業總數的28%,說明了我市企業誠信建設達到了一定水平。我們利用樂清企業資訊網,上網企業達7000多家,占企業總數的51%,對48家誠信企業實行了免檢制度,構筑了良好的誠信平臺。另外,我們還對信用失范嚴重企業加強警示教育工作,在網上公開,起到警示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工商部門堅持依法行政和扶優扶強兩手抓,我市經濟秩序得到有效整頓和規范,保障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就工商巡查監管分析我市經濟運行情況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相關影響因素,以下三方面主要問題值得市委市政府引起重視。
一、商標品牌立市有待加強。我們要從市場強市向品牌強市轉變,重點解決好二點:一是中小企業的創牌熱情。我市共有注冊商標5811件,平均2.4戶企業才擁有一只注冊商標,然實際擁有注冊商標的企業僅3106戶,占企業總數13767的22%,仍有78%的企業沒有注冊商標,這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稱。二是強化對商標的保護力度。鉆法律空子,為其“傍名牌”、“攀高枝”的仿冒行為披上合法外衣的“邊緣性”違法行為,由于其對消費者極其欺騙性對樂清聲譽的惡劣影響,已成為打假的新動向。去年以來,我市工商部門共查處企業借定牌生產、委托加工等形式進行虛假標注宣傳的不正當競爭案件 件,罰沒款 萬元。此類案件很大程度體現出企業的品牌意識、創牌意識不強。
二、企業財務管理有待規范。企業財務狀況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和資格,是政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在去年的企業年檢工作和企業出資行為的檢查中,我市工商部門查處企業虛假出資案件 起,企業抽逃注冊資金案件 起。從中看出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急待規范。如去年4月2日北白象工商所查獲樂清市北白象鎮會計服務社為103家企業作虛假年檢財務報表案,反映了企業守法意識和誠信教育、規范中介機構的經營性服務行為等急待加強。
三、市場培育力度有待加大。我市共有市場82個,去年通過年檢48個,等年檢4個,正在辦理法人登記14個,注銷“空殼市場”8個,消防安全不合格不予年檢8個。相繼一系列展銷會走向鄉鎮農村,與現在的經濟發展形式不相協調。可以看出,我們的市場營銷方式急待創新、管理模式急待轉變、培育力度急待加大。市場培育不到位導致了安全生產、無照經營和制假售假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和管理的困難。
四、對策建議
對我市經濟在運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我市加以重視,針對存在的問題,需加以解決。我從工商部門的職能出發,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