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在全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1、工商部門扶優促強的一系列推動、促進經濟發展的制度和措施,繼續深化,為我市經濟發展營造一個寬松環境。如對一審一核制、并聯審批制、告知承諾制完善、工商聯絡員制度、企業免檢制度的進一步推行。繼續做好實施品牌戰略的各項措施,著重做好大企業品牌戰略的完善、深化工作和對中小企業品牌意識的宣傳、幫扶工作,力爭今年在新注冊商標數量上有新突破,對品牌商標的申報、推薦、評定工作有質的提高,指導部分企業摒棄長期定牌加工和借牌生產的思想,切實樹立“品牌樂清”意識,打響樂清牌。
2、加強對企業規范管理和信用建設。誠信建設仍是今年我市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國家工商局確定2004年為“誠信建設推進年”,我們要切實做好:一是完善企業信用數據庫,較全面反映我市企業信用狀況,切實維護市場交易安全。二是大力推進企業信用監管,在原有企業誠信等級評價的基礎上,完善守信企業激勵機制,警示企業預警機制,失信企業懲戒機制和嚴重失信企業淘汰機制,依法實行不同的監管,努力營造信用環境。
3、加強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主要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對無照經營的取締工作,特別是對帶有行業性、區域性的無照經營,農村、城鄉結合部地區,及嚴重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的“三合一”企業的整治。加強對無照生產、經營窩點的查處。二是大力開展“食無憂”工程和服務消費領域的檢查。通過流通領域商品檢測、商品索證備案等具體工作,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三是加強對公共企業、房地產業等群眾關注的熱點行業管理檢查。
4、加強對外資企業的發展工作。目前我市外資企業112家,僅占企業總數的0.7%,注冊資本 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 萬美元,總體數量偏少,規模偏小,這與我市作為第一批沿海開放縣(市)之一的經濟大市不相對稱,建議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重視。
5、扶持我市第三產業的發展。當前我市第三產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我市經濟的發展不相應,特別是表現在我市市場數量、規模、檔次等方面近年來的發展呈萎縮趨勢,建議市政府給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