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農村工作和大春生產現場會上的講話
。ㄈ┮逍颜J識各級政府當前的主要工作職責。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一再要求,基層政府必須將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隨著今年農業稅全面停止征收以及政府行政行為的逐步規范,“基層政府干什么”成了我們當前最需要破解的難題。我們以往“催糧催款,刮宮引產,牽豬拉羊”的工作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農業產出效益、促使農民增收致富上來,為此,各地要切實轉變觀念,著力強化機遇意識、危機意識、角色意識,認清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進一步增強抓好“三農”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乘2005年中央1號文件的東風,努力開創我區“三農”工作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努力實現我區農民持續增收目標
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我們必須堅持“穩定面積增糧,調整結構增收,打造亮點示范,做強品牌增效”的思路,突出“增收”這一主題,抓好“兩園三帶四大品牌”(“兩園”即鳳埡山農業生態示范園和大樹桂花園畜禽養殖園;“三帶”即以金鳳、白家一線為重點的紅薯產業帶,以木老、大樹、及國道212線沿途鄉鎮為重點的伏季水果產業帶,以嘉陵江、吉安河為重點的竹業產業帶;“五大品牌”即“扁擔姑娘紅薯粉絲”、“嘉白粉絲”、“嘉陵黑山羊”、“天冠冬菜”、“鳳立牌水果”品牌)建設,力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00元以上。今年重點抓好以下五項工程助農增收。
。ㄒ唬┐罅嵤﹥炠|糧油增收工程。為了實現增糧促增收,我們要以實施優質商品糧基地建設為契機,突出抓好五大優質糧油基地,保護和提高糧油綜合生產能力。一是抓好以金寶、桃園、積善、龍泉、禮樂等為重點的10萬畝玉米基地建設;二是抓好以李渡、金鳳、安平、大通等鄉鎮為重點的10萬畝優質水稻基地建設;三是抓好以河西、李渡、金鳳等鄉鎮為重點的10萬畝優質花生基地建設;四是抓好以禮樂、龍蟠、桃園等鄉鎮為重點的5萬畝優質大豆基地建設;五是抓好以龍嶺、安平等鄉鎮為重點的5000畝優質高粱基地建設。糧食總播面達98萬畝,總產達32萬噸,種植業帶動人均增收29元。
。ǘ┐罅嵤┲еa業增收工程。我們要堅持把畜牧業、薯業、菜業、果業、竹業作為全區的五大支柱產業,實施亮點示范、強化典型帶動,帶動農民大幅增收。一是突出抓好畜牧經濟。全力打造大樹桂花園畜牧科技園,實施政策傾斜,新引進業主大戶10戶,完成投資800—1000萬元,園區業主大戶達到15戶;依托天生集團及“公司+大戶”模式啟動優質肉豬改良工程,力爭2005年全區肉豬改良30%,212線沿線生豬產業基地鄉鎮分別引進或培育pic或ly母豬20頭以上的大戶1戶、年出欄肉豬100頭以上的大戶2戶;依托畜牧扶貧項目,培育壯大“嘉陵黑山羊”品牌,在橋龍、鹽溪、安平每個鄉鎮新發展年出欄100頭以上嘉陵黑山羊養殖大戶20戶;加快318線傳統畜禽產業帶建設和金寶、三會小家禽基地建設。2005年力爭全區出欄生豬71萬頭,山羊53萬只,家禽1300萬羽,肉牛0.75萬頭,肉兔150萬只,畜牧產值達10.5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48元。二是積極抓好薯業經濟。做大做強薯業經濟龍頭企業國基公司,國基公司年產值、銷售收入、稅金分別增長26%、28%、23%;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穩定白家、龍蟠等15個基地鄉鎮15萬畝的紅薯種植面積,將紅薯加工淀粉的比例提高10%,年增產淀粉0.6萬噸;培育粉絲加工大戶25戶,抓好“嘉白粉絲”的包裝改造、產品營銷,帶動農民增收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