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財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二)以優化財政收入結構為重點,下大力氣促進財政增收。最近,關于財政收入結構質量不高的問題,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韓省長在講話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非稅收入增長快,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提高,主要是因為各地按國家規定,將行政性收費納入預算管理造成的,但也不排除個別市縣,為了“趕超”、“攀比”,過分地在非稅收入上打主意、挖潛力,甚至利用這些項目搞虛收、空轉,造成非稅收入的非正常增長。現在中央核定對各省的轉移支付時,是把非稅收入作為可用財力計算的,非稅收入多,地方“虛財”就多,得到的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必然就會少。因此,對非稅收入超正常增長現象,各級都要引起重視。同時,明確指出,改進省對下的轉移支付辦法,在確定對各市的轉移支付時,不僅要把各地的非稅收入作為可用財力計算在內,而且轉移支付額度要與地方稅收增長、收入結構改善程度掛鉤,建立起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今后省里考核各地的經濟工作,不僅要考核財政收入規模和增幅,而且要考核稅收收入特別是主體稅種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考核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這就要求我們在抓財政收入的過程中,既要抓增收,又要抓優化收入結構。重中之重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確保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目前,我市的財政收入結構在全省屬于較差的,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低,工商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低,人均財力低,財政收入質量不高。下步要加大財政收入結構調整力度,把優化收入結構作為組織收入的關鍵來抓,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千方百計提高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千方百計提高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
增加稅收,是改善財政收入結構、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根本,也是增收節支的關鍵環節。只有加大稅收征管力度,提高稅收特別是工商企業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才能進一步優化我市收入結構,縮小同全省和先進地區的差距。一是要堅持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均衡入庫。從現在開始,就要著眼于實現全年任務目標,打緊板,挖稅源,把該收的稅都收上來,爭取工作的主動權。稅源基礎好、潛力大的縣區,要加大收入力度,并力爭超收,為全市收入增長做出貢獻,絕不能有稅不收;財政比較困難的縣區也要挖掘稅源潛力,做到應收盡收,但是不該收的稅一分也不能多收。營業稅的大頭在地方,要突出抓好營業稅等主體稅種的征管,充分挖掘營業稅的增長潛力,增加稅收收入。同時要加大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地方稅種的征管力度,做好地方級稅收的征管工作。二是要加強稅源監控,大力推行社會綜合治稅。今年1-4月份我市經濟形勢很好,尤其是工業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是近年同期少有的,但從稅收收入上并沒有完全反映出來,從客觀上講是由于我市宏觀稅負較低、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及國家減稅政策和統計口徑等所造成,但也說明了我市稅收征管工作在依法治稅、應收盡收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潛力。各級稅務部門要認真研究全市的稅源情況,進一步加強稅源監控,強化稅收征管,著力解決好稅收漏管問題。要認真搞好發票雙獎和社會綜合治稅工作,整頓稅收秩序,加大清欠力度,健全稅源監控體系,強化對重點稅種、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高收入者的稅收征管力度,充分挖掘稅收增收潛力。按照市政府部署,自4月1日起,已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社會綜合治稅專項行動和地方稅收專項檢查工作。各級都要精心組織,并堅持邊檢查、邊清理、邊入庫,使稅收專項檢查的成果于5月份當月就要盡量體現到財政增收上來。要進一步加大稅收清欠力度,抓好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稅種的清欠工作,對拖欠稅收力爭5月份全部清欠入庫,切實使全市1—5月份的收入結構有個比較明顯的改善。三是要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搞好稅源普查,加強稅源監控,盡快改變部分行業稅收征管薄弱的狀況。當前要重點搞好對房地產、建筑安裝、交通運輸、商業物流等行業的稅源普查,摸清家底,完善辦法。會后,有關部門對這項工作要盡快做出部署。四是要認真清理稅收優惠政策,減少稅收流失。尤其是確定的減稅、免稅、包稅、緩稅等不規范政策,要進行全面清理,該取消的取消,已到期的要及時恢復征稅。要切實注意優惠政策不能過頭,關鍵還是要在改善投資環境上下功夫,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