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農業綜合開發"十一五"計劃
一、"十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按照國家和省農業綜合開發的指導方針,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我市"十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的指導思想為: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以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主要目標,以科技進步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改造中低產田、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主要任務,以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線,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支持龍頭加工企業和農村市場建設,努力提升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在促進我市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中的示范帶動作用。
(二)基本原則。
根據我市"十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的指導思想,今后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按發展區域主導產業,進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圍繞全市"林木、蔬菜、畜禽、蠶桑、水產、花卉"等農業主導產業,充分發揮各縣優勢,進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著力培育壯大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
2、堅持以改造中低田,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為主要任務的原則。中低產田改造的內容,要緊緊圍繞主導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搞好項目規劃設計,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同時注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積極發展無公害和有機農業,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3、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農業整體競爭力的原則。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新技術新品種和新工藝,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裝備水平,加強農業標準化生產,實施品牌戰略。加強技術培訓,提高項目區廣大農民的素質。加強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努力提高科技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
二、"十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主要任務和目標
我市農業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全市擁有耕地面積675萬畝,其中,中產田面積147.3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1.3%;低產田面積96.3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4.3%,可利用水面355萬畝,目前僅利用43.56%。根據市委、市政府"十五"期間農業發展戰備,農業綜合開發應充分發揮其扶持和導向作用。要進一步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大力扶持多種經營和龍頭加工項目建設,加快農產品的升級,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建設具有我市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業。
(一)主要任務。
1、完成土地治理面積189.05萬畝。具體項目有:(1)改造低產田面積96.3萬畝。(其中發展節水農業40萬畝)。(2)建設優質高效示范基地92.75萬畝。其中,優質糧食示范基地項目 25.5萬畝;優質蔬菜示范基地24.4畝,優質水產品生產示范基地6.4萬畝;優質花卉生產示范基地12萬畝;優質蠶桑生產示范基地22.5 萬畝;優質楊樹苗木繁育基地 2.15萬畝。
2、加強多種經營和龍頭加工項目建設。全市計劃重點支持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多種經營和加工項目29個。其中,年財政投資4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10個,建設農產品流通市場5個,建設優質水產品養殖基地14萬畝,優質楊樹苗木繁育基地0.46萬畝。
3、建設省級農業開發科技示范園3個(分別為:楊樹科技示范園、水產科技示范園、節水農業示范園);建設國家級農業高新科技示范園區1個(生態與現代農業示范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