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潮涌接天來——XX市建設文化強市掠影
2001年4月,市政府投入資金1。8億元, 啟動了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對殷墟的周邊環(huán)境進行大規(guī)模整治,加大殷墟文物展示力度,經過全市上下和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殷墟申報文本順利通過世界遺產委員會驗收,并被列為最好的文本之一;
2002年8月,為提高我市城市文化形象,改變城市與歷史文化名城地位不相稱的面貌,我市投入資金2000萬元,連續(xù)啟動了天寧寺保護及文峰園建設工程,明清民居歷史街區(qū)建設工程、袁林保護和神道恢復工程,韓王廟及晝錦堂修復工程,現在,星羅棋布的文物景點已成為古都安陽 的文化的象征 ;
為加快我市重點文化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2002年底,市委、市政府把安陽市圖書館、博物館建設列入“十五”規(guī)劃重點項目和向全市人民鄭重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投資資金1.26 億元,啟動“兩館”建設建設工程,根據規(guī)劃和設計要求,兩館 選址在行政東區(qū)廣場南端中央,與黨政綜合大樓南北呼應,占地102畝,建筑面積39248平方米,計劃2005年5月1日前竣工,建成后“兩館”將成為全省一流、晉冀魯豫周邊一流,乃至全國中等城市一流,體現鮮明殷商文化特色和現代建筑風格,具有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傳播和展示功能的文化精品,目前,“兩館”地下人防工程已經開工,主體工程招標工作已進入資格預審階段;
而為提升我市歷史文化名城地位,塑造我市文化強市形象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建設也在進一步的醞釀和論證之中。各縣(市)也加大資金投入,先后改造和建設了一批文化設施,使我市的文化建設迅速駛入了快車道,進入了投入最多,建設最快的時期……
文化建設步伐地加快,把我市的文化事業(yè)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也為我市建設文化強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施精品戰(zhàn)略 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在當今以知識和文化為代表的經濟時代,文化已成為影響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的文化品牌則是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而實施精品戰(zhàn)略,凸現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是現代城市建設的必由之路。安陽市以抓特色、抓活動、抓亮點為抓手,著力打造文化品牌,使文化事業(yè)呈現出勃勃生機。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殷墟文化的發(fā)源地,甲骨文的故鄉(xiāng),有著3300年的建城史,先后有7個王朝在此建都,輝煌燦爛的殷墟文化,昭示著安陽無盡的輝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燦爛輝煌的殷墟文化也成為安陽打造文化品牌,促進改革開放和地方經濟建設的最好的載體。2002年10月,為推動“一申四創(chuàng)”工作開展,安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決定恢復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安陽殷商文化旅游節(jié)。2002年、2003年連續(xù)兩屆中國安陽殷商文化旅游節(jié),全市共組織文化、體育、旅游、經貿活動50余項,吸引客商 人,中外游客 萬人,特別是2003年中國安陽殷商文化節(jié),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除組織了隆重熱烈的2003中國安陽殷商文化旅游節(jié)暨“古代名將--岳飛”紀念郵票全國首發(fā)式大型開幕式文藝演出和規(guī)模宏大的閉幕式焰火晚會外,共安排了32項文體活動。為我市經貿、旅游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文化旅游節(jié)期間,市縣(市)區(qū)簽訂經貿合同達11億元之多。如今,中國安陽殷商文化節(jié)已成為一項我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大型綜合性地方節(jié)慶活動,也是安陽市近年來安陽市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經濟和社會效益最為顯著的盛會,為大力宣傳安陽,為世界了解安陽,安陽走向世界搭起了一道文化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