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潮涌接天來——XX市建設文化強市掠影
( 二)加大文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推進“一申四創”開展。“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作為七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鄉,文物管理工作在我市顯得尤為重要。多年來,我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加強文物的保護、管理和利用,促進了全市文物事業的發展。
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申四創”的工作目標,作為“一申四創”工作的重要承擔部門之一,全市文化部門承擔了大量具體工作。作為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主要部門之一,市文化部門承擔了在申報文本、規劃、立法的編制、文物遺址的展示等大量工作,在殷墟申報世界遺產工作中,全市文化工作者抱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全力以赴投入這項工作,順利完成了申報文本的編制,《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殷墟保護規劃》及《殷墟文物遺址展示方案》論證、審批,文物遺址展示等工作,目前,殷墟申報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奠定的基礎。
安陽老城區位于城市中心,千百年來,古城內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物古跡,是安陽市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強老城保護,配合“四創”工作開展,我市先后對投資2000余萬元,實施了袁林二期保護工程、天寧寺保護及文峰園建設工程、倉巷街明清傳統歷史街區建設等工程,對老城區的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保護和維修,市博物館、文峰園配合創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創省級園林城市等工作,積極開展了創a級景區活動,目前,袁林、文峰園已分別進入aaa景區和aa景區行列。幾年來,全市考古工作者配合城市基本建設,完成鉆探面積300余萬平方米,出土了一大批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文物資料。同時,強化和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制和安全防范措施,連續九年實現了館藏文物安全年,目前,我市已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4處,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處,進一步鞏固了我市文物大市的地位。
(三)加強文化市場的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幾年來,全市文化部門認真貫徹“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開展了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經營秩序的各項專項治理工作。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以打擊網吧互聯網上網經營服務、違法違規經營音像制品活動為重點,全面加大全市文化市場監管和稽查力度。共出動行政執法人員2067次,檢查市場827次,檢查各類文化市場經營場所1000余家(次),查處違規音像制品經營單位25家,暫扣電腦主機200余臺,違禁電路板395塊,盜版vcd光盤、錄音帶22500張(盒),并舉辦了違法音像制品集中銷毀儀式,共銷毀盜版vcd光盤、錄音帶54800張(盒),黃色淫穢光盤5100張,有效規范了我市文化市場經營秩序。
文化市場“掃黃打非”是我市文化工作多年來的一項重要內容,幾年來我市共組織大規模的集中行動百余次,進行日常檢查2000余次,先后強制取締了文化宮歌舞娛樂場所的不良經營活動和市金橋小商品市場、湯陰小工業品市場中非法經營音像制品等活動,銷毀非法錄音、錄像帶25萬余盒,非法vcd光盤20萬余張,并查處了一批違法案件,有效地凈化了文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