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民資大造林 創新機制天地寬
xx市針對國家、集體植樹造林投入難、管護難、效益不高的實際,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積極探索民資造林的新路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00年以來,全市吸納民間資金4200多萬元,新增造林綠化面積11.7萬畝,其中,新增以銀杏、板栗、速生楊等為主的經濟林6.6萬畝。
一、基本形式
近年來,在國家林業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xx市一部分民間資本迅速投向林業,掀起了民資造林的高潮,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是農戶投資開發。前幾年種糧效益不明顯,市委、市政府為了轉移農民的投資方向,對林業開發采取“非禁即入”的積極姿態,對那些無力規模開發的農民,政府采取免費提供種苗,利用非耕地栽植,在庭院及周圍栽植經濟林,植滿植足。全市零散造林達到2000畝。棠棣鎮軛頭村農民李家華,將旱地、房前屋后全部栽植果樹,面積達20畝,年純收入達2萬多元。
二是干部投資開發。市鄉分流干部懂技術、知行情,為了幫助他們尋找出路,市委、市政府號召他們投身林業開發,發展林業生產,達到以點帶面,帶動一批,吸引一批,發展一批的效果。全市共有50多名分流干部投資林業開發,買斷近3000畝的宜林地經營權。市林業局分流干部秦伍、閻振合資租賃荒灘600畝,栽植速生楊近10萬株。
三是老板投資開發。以閑置荒山荒崗為平臺,吸引個體老板、外來投資者出資長期租賃或買斷經營權,確保投資者享有經營權、收益權、使用權。目前個體老板開發林業達到3.5萬畝。木梓鄉夏橋村程天佑務工返鄉后,利用積累資金買斷3000畝的荒山經營權,投入資金50萬元栽植經濟林。接官鄉個體老板毛新平一次性買斷300畝宜林地20年經營權,植樹4.8萬株。全市個體老板投資林業100畝以上的達到15個。
四是企業投資開發。市委、市政府大力招引工商企業投資林業產業。鼓勵企業進入林業開發,實現林業開發產業化、規模化,延長林業產業鏈,充實林業開發的資金來源。安陸市禾豐公司投資70萬元買斷了木梓鄉黃鶴沖1500畝荒山經營權進行林業開發,栽植速生意楊20萬株。武漢康欣公司投資300萬元買斷木梓鄉易家崗3000畝荒崗經營權,高標準、高質量栽植速生楊48萬株。
二、主要做法
民資造林,將林業開發推向市場,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實現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然選擇。在目前國家投資有限的情況下,安陸市為發展林業產業,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倡導各類投資主體參與林業開發,吸納大量民間資金投向林業。
一是完善政策驅動。為了有效吸引民間資本,調動社會各界參與造林的積極性,市委、市政府結合實際,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 拍賣“四荒”資源發展農莊經濟的意見》、《關于對農村改水、鄉村道路建設、植樹造林進行獎勵的通知》等政策。從政策上為林業開發提供保障,做到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解除業主對林業開發的顧慮。按照“誰投入、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保護投資者權益,并對投資林業開發給予扶持和獎勵。今年,市政府為鼓勵民間資本開發林業,拿出100萬元專項資金對民資造林進行獎勵。對成片造林20畝以上獎勵30元;零散造林500株以上,按每100株為1畝進行折算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