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宗鑫常務副市長在全市計劃和財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是要在狠抓項目開發論證上下功夫。各地各部門要著眼于當前和“十一五”發展,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走勢,圍繞國民經濟重大產業、基礎設施重點領域、社會發展重要方面,開發論證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又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既能發揮比較優勢又具投資引力的重大項目。在項目開發中,要注重引進市場機制,積極鼓勵中介機構參與項目的開發論證,切實發揮科研院校和專家學者的作用,不斷提高項目開發質量。市計委要結合“十一五”規劃的編制,集中力量搞好15個重大課題的調研,并抓好這些重大項目的開發論證工作。各縣市區也要以更寬廣的視角、更開闊的思維謀劃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抓緊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全省和國家規劃。
二是要在狠抓項目包裝提報上下功夫。無論是爭取國家投資項目,還是啟動社會投資項目,都必須按規范要求做好項目的包裝、編制等基礎工作,確保所有項目達到可研深度。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與省直、國家有關部門的緊密聯系,加強與投資商的溝通聯絡,及時準確地掌握投資信息和有關動態,全力做好項目的申報立項、提報推介和跟蹤落實,千方百計促使項目成功提報。要瞄準大項目,盯住大客商,引進大投資,尤其是對吉井鐵路、華能電廠二期、峽江水利樞紐、泰和水電站、東谷水庫等牽動全局、影響長遠的重大項目,更要組織專門班子,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做好項目爭取工作,力爭盡快批復并啟動建設。
三是要在狠抓項目資金籌措上下功夫。資金保障是項目建設的先決條件。完成今年100億元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要求我們務必開動腦筋,開啟財源,多渠道、多形式籌措項目建設資金。要把爭取國債資金作為資金籌措的“第一帳單”,各地要抓住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認真組織項目申報,力爭我市在縣鄉公路、農林水利、公檢法司、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債投資計劃,同時要落實國債項目的地方配套資金,在基建投資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并確保按時足額到位,以保持計劃的調控力度和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要把吸引外商投資作為資金籌措的“第一股東”,發揮計劃部門儲備項目的優勢,創新招商方式,改進引資策略,把握國際資本投資動向和沿海地區產業升級轉移趨勢,突出重點地區、重大產業和重要客商,大力引進項目尤其是工業項目和產業配套項目,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要把啟動民間投資作為資金籌措的“第一方陣”,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內開放,切實放寬民間投資領域和條件,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市環衛、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衛生等社會服務項目建設;要把擴大銀行信貸作為資金籌措的“第一通道”,深入推進“信用吉安”建設,加強銀政、銀企合作,打造信貸“綠色通道”,有效增加信貸投入,尤其要積極跟蹤落實國家開發銀行對我市1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44億元的貸款承諾,力爭貸款投放取得實質性突破。
四是要在狠抓項目實施上下功夫。對各類續建項目和新開工項目,各地各部門要精心組織,周密實施,加強管理,千方百計確保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圍繞構筑“一小時交通圈”,加快井岡山機場、泰井高速公路、贛粵高速公路連接線(橋)工程建設,完善吉井鐵路前期工作,力爭盡快開工建設,抓好一批國省道公路、縣鄉公路和通村公路建設;工業項目建設方面,要圍繞推進工業化進程,建設一批起點高、競爭力強的工業項目,重點抓好井岡山卷煙廠、玉華水泥、綠洲人造板、聯創光電等一批骨干企業的技術改造;城建項目方面,要圍繞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抓好中心城區和各縣市城關鎮建設,尤其是城市道路、供水供電、污水處理、房地產開發等基礎項目建設;農村基礎建設方面,要圍繞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抓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節水灌溉、人畜飲水等農村“六小工程”以及退耕還林、沼氣生態項目建設。為確保重大項目的順利實施,要建立全市重大項目推進調度會制度,切實強化對項目建設的調度,及時掌握項目的進展情況,協調項目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實現市縣聯動和部門互動,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年”活動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