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個要著” 提升工商形象
作為縣一級工商部門,如何更好地立足職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贏得地方黨委、政府和群眾對工商部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樹立工商部門在地方的形象和威信,筆者認為要著重抓好“三個要著”。
一、抓住“服務發展”這一要著,全力以赴為地方黨委、政府分憂解難。搞好地方經濟發展,是當前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特別是對于像我們寶應這樣一個正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經濟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作為縣級工商部門如何發揮自身職能,體現工商部門在地方經濟建設中的價值,我想關鍵在于一把手領導善于抓中心、想大局、謀大事,善于把部門工作放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落實。首先,要抓好服務發展。始終把大力發展個私經濟、實施商標名牌戰略、推進企業信用建設作為服務發展、支持發展、促進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舉措,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容量和質量,推動地方企業市場競爭力和信用度的提高。始終把工商部門注冊窗口、基層分局作為服務招商引資、推動項目建設的重要平臺,通過強化窗口制度建設、推行網上辦公、提供優質服務、打造優勝窗口等措施,盡力實現同廣大投資者的零距離服務和零門檻辦理,力爭讓每一位辦事者和投資者滿意。其次,要抓住地方大事。在地方社會經濟建設過程中,光靠職能和制度來分工做事可能在某些重大行動和建設中顯得不夠,地方政府需要一些能干事和干成事的部門來促成一些大事的完成。例如,在推進招商引資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要工商部門直接參與招商引資,牽頭整治城市“牛皮癬”和馬路市場,主抓經營戶“門前五包”制度的落實等等,這些工作應當說跟工商部門目前承擔的職能沒有太大的關系,不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但是,既然政府明確要求工商部門承擔起這個責任,相信工商部門的能力,作為部門還是要為政府著想,替政府分擔,統籌兼顧做好各項工作,要抓就要抓出聲勢、抓出成效、抓出形象。只有演好角色,才能贏得滿意。
二、抓住“服務群眾”這一要著,盡心盡責為老百姓、企業多辦實事。老百姓滿意是工商部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衡量工商部門工作的一把尺子。因此,我們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為群眾謀利益、讓群眾滿意上。一方面,要對群眾做到有求必應。作為我們縣一級工商部門每年要辦幾百個案件,要發幾千個營業執照,要收幾百萬元的工商管理費,要監管好成千上萬的市場主體,要做到讓每一個當事人都滿意,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作為基層局的一把手就是要敞開大門,廣開言路,讓群眾暢所欲言,及時了解民聲,體察民情,幫民解困,要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讓群眾堅定相信組織,切身感受公平公正,用真情真心真抓換回群眾滿意。另一方面,要抓住群眾關心的問題。我們的一切工作從根本上說都應當圍繞著群眾轉。正是有了群眾的需要,才有了我們執法的動力。當前劣質農資、有毒食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以及消費欺詐、服務質量問題,成為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因此,當前,我們就必須將監管執法的重點放在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上,不斷強化巡查監管,開展抽檢監督檢查,落實重要商品市場準入制度,推進“肉菜糧放心工程”建設,建立重點商品、重點區域、重點對象的巡查監管機制,重拳出擊假冒偽劣違法行為,認真做好消費者的投訴舉報工作,讓我們的市場執法工作真正做到緊跟老百姓的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