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優秀區隊長發言材料
12月24日,每一個刨煤隊的職工都不會忘記這一天,刨煤隊正式投產出煤了!然而,隨著初采的開始,這套“洋玩意”也耍起了大牌的脾氣,首先是一些機電問題逐漸暴露出來。2004年元月27日,工作面發生第一次斷鏈事故,并且大有一斷而不可收之勢。然而,dbt工程師12月19日就已離礦回國過圣誕節了。面對一些人“刨煤隊能行嗎?”的懷疑,我們頂住壓力,在排除電氣軟件故障之后果斷做出決策:將141節刨鏈盒全部打開逐一進行排查,經過26小時連續的艱苦工作,終于找到了斷鏈的真正原因,并進行了現場取證。2月中旬dbt工程師返礦,在“證據”面前,老外不得不承認機尾終端導軌加工存在嚴重問題,致使斷鏈事故頻繁發生。然而,斷鏈問題剛剛解決,機頭機尾卻又出現了不能自動推移的現象,老外幾次下井都無功而返。我們不等不靠,自己干,通過改造支架的推移管路,對pm4參數進行優化、調整,推移力大大增強,使這一連老外都束手無策的問題得以圓滿解決。在此期間,共完成各種技術改造二十余項。刨煤隊職工善于吃苦、敢于攻關的精神,就連老外都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負責此項工作的dbt工程師麥克過去常說:我是dbt工程師,你們要聽我的。現在也變成了:你好,請給我提點建議好嗎?
然而,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頭。初采剛剛開始,工作面兩個區段的頂板分別出現鍋底形構造,向前推進10米,遇一逆斷層,又推進6米,是一正斷層,要命的是,再推進15米之后,又遇到一個長26米,傾向長度達180米的煤層擠壓帶,工作面條件急劇惡化,頂板破碎,底板松軟,支架下陷,局部冒頂達到4—5米,片幫深度3米以上,煤層最薄處僅0.1米……用一些人的話來說,這正如一個早產的嬰兒,還沒有滿月,就要經受風霜雪雨的雙重考驗!面對如此惡劣的地質條件,年輕的刨煤隊沒有被嚇倒,而是迎難而上,同服務隊的同志們一起,研究方案,制定對策,在確保安全萬無一失的前提下,創造性地實施了分段作業計劃,使頂板得到有效控制。在那些艱難的日子里,弟兄們每天貓腰扛運板梁500多根,單體柱100多根,每班工作時間都在10多個小時以上,干部打連班更是家常便飯;毫不夸張地說,弟兄們流出的汗比喝進去的水還多啊……
斷層沒有阻斷我們前進的步伐,擠壓帶沒有壓住我們敢于勝利的勇氣,在走過艱難和挫折之后,我們收獲的是成功的喜悅,是激動的淚水,是捷報頻傳:2月23日,刨煤隊日產達到3500噸;2月24日,日產達5500噸,刷新了鳳凰山礦乃至晉煤集團二水平9#煤日產最高紀錄;3月10日,日產一躍達8750噸。6月15日,也就是黨的83歲華誕和礦第一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我們又一舉創下了日產11650噸的全國薄煤層日產最高紀錄,并在當月創下了月產15萬噸的全國刨煤機月產最高紀錄。
刨煤機在鳳凰山礦的使用成功,不僅使礦山大本營軍心穩定,看到了鳳凰山礦希望的曙光,同時為集團公司實現“二次創業,十年百億”的奮斗目標注入了新鮮血液,更為我集團公司薄煤層開采摸索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成績的取得,是英雄的鳳凰山人團結戰斗的結果,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礦黨政的正確領導和諄諄教誨,不會忘記全礦職工家屬的無私幫助,不會忘記職能科室和兄弟單位的密切協作,更不會忘記我們與礦山命運相互交織,共同走過的這一段艱難而光榮的歲月。在此,我謹代表刨煤隊全體職工對大家說一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