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我們的工作 讓游仙教育之樹常青
⒉追求制度管理,缺乏人文關懷。
具筆者的一些調查,我區有些學校的領導幾乎不過問教師的生存情況。有些學校對生病的教師不但沒有主動的關懷,對沒有到校請教的教師不但經濟處罰而且出口傷人也是常事。很多老師只好帶病工作,而這樣影響了工作效率,挨批那是避免不了的了。缺乏人文關懷。
⒊盲目標新立異,追求榮譽,背棄黨的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為了能獲得一些榮譽,凸現自己的業績,有的學校不顧本身的實際情況,大搞建設、申請各種課題、研究項目而又不注重落實,圖多爭大。在檢查驗收時,組織人員突擊資料,讓老師忙于務虛,疏于教學。眾所周知,教育是心靈的勞動,沒有能沉靜思考空間的教師是只能教教材的,最多能教好課本知識,至于學習的其它指標,只能靠孩子各憑天份了,難道這就是“差異發展”嗎?這與新課程對教學的要求何止背道而馳啊!
⒋嚴于律人,寬以帶己,缺乏公正,難以服眾。
從管理層面來看,作為學校領導之于教師,竊以為好似教師之于學生。榜樣和帶頭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古語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我們的一些領導同志,可以自己隨時不到校,而口口聲聲要求教師嚴格遵守出勤制度。自己過生日,搞賭博,收錢物,而要求教師不賭博,不吃請。這讓我想起了,華西都市報上曾登載的某省的前政法書記,白天在大會講廉潔自律,晚上和小姐一起看自己的電視講話的一則報道。古人已知: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禁不止。古人尚且知此,況乎今人啊!
⒌……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每每想到這些,心中郁悶不已,卻又不得其門而訴。現在,終于很高興地看到新一屆局領導班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乘黨員保先教育的強勁東風,走出了超越自我,正視自身的一大步,不再諱疾忌醫,發出了本次“智慧之光、獻計獻策”的活動。讓第一線的教師作新課程改革的與教育管理的主人,積極主動參與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講真心話,說問題想辦法,群策群力,集集體智慧,求大同存小異,讓我區的教育急流勇進,爭取更大的成績。為此,基于以上的調查、分析,特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⒈改進工作作風,給教師人文關懷。
建立和諧溫馨的學校環境,建立和諧輕松的教師工作環境,進而形成和諧寬松,積極進取的教學環境,建立和諧的教育系統,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本系統的貢獻。⑴深入學校訪談調研(讓老師真正敞開心扉),了解領導在教師中的形象,建立校長(學校領導班子)形象檔案。⑵學校領導(領導班子)自查自糾,只找自己工作的失誤,結合教師訪談對比,給領導(領導班子)作出誠信度評價。⑶對不能認識自身缺點,不改進工作,惡意粉飾太平的領導干部作出處理。讓真正能為教育質量的提高,為教師的工作作想,為孩子的學習負責的同志充實到真正需要的崗位上了。應該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還是很有道理的。有很多到過私立學校的老師對那里的工作氛圍都是贊不絕口的,這也能充分暴露我們的問題。
⒉還教師教學研究空間,切實實施新課程,提高教學質量。
深入學校調研,了解各校用于非教學工作的時間及事務,針對不同的學校制定一個教學時間的比例標準,嚴格各種榮譽項目,浮于表面的課題研究等的申報,保證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用心教書,用腦育人。現在的很多家長都明白教學質量不僅僅看分數了,而更注重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的發展。況乎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啊!現在很多大學生、高中生在學習的壓力下,因心理問題,得憂郁癥,自殺等事件應該給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敲響警鐘了啊!誰愿意自己的孩子就知道做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