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財政支出預算管理 促進教科文事業發展
(二)強制度創新,規范支出行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教科文部門預算中除保證正常經費外,還有一部分是用于事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專項資金的管理是教科文部預算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關鍵。
一是要做好專項資金論證工作,引入科學的決策機制進行科學的評估、評審、建立科學高效的財務管理機制和預算管理制度。科技經費要繼續完善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立項審批制度,保證科技項目選擇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并體現兩個統一,即:專家管理與政府決策相結合,自由探索與國家目標相結合。教育經費要充分發揮教育咨詢委員會作用,由教育咨詢委員會議確立各類教育的發展方向及資金安排的比重意向,然后聯合市教委高教處、科研處、基教處及財務處具體組織各類教育項目的專家論證工作,并逐步引入招標方式將項目落實到具體使用單位,市教委部門預算的科學編制做好基礎工作。
二是對核實資金后下達預算的專項經費,簽訂專項經費合同書,以合同管理的模式,規范支出行為,牢固地樹立起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觀念。
選擇高中優質資源擴招等專項資金實行項目合同管理試點,在下達專項的同進與區縣簽訂合同書,明確項目的具體目標、責任、進度、區縣配套資金落實情況及項目效益考評等。三是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資金的分配與管理。隨著國家對教科文事業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項規章制度必須及時跟上,否則,投入再大,也難以發揮應有的效益。特別是專項資金,要做到有專款就要有制度。建議首先制定出教育費附加具體實施辦法、市級教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區縣教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科研課題核算制管理辦法,提高我市教科文部門的專項資金管理水平。
四是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建立起財政資金的追蹤問效和反饋機制,對專項資金從論證、資金撥付使用到效益評估實行全過程的監督。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制定出xx市的“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績效考評辦法”,先選擇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部門和單位試行,在是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開。
(三)緊緊圍繞教科文事業改革,優化支出結構
一是按照“共建、調整、合作、合并”等多種方式,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步伐,對現有的高校、中專、技校進行優化重組,通過提高高職生財政補助標準、解決中職與高中在收費方面的倒掛問題等財政政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較高層次的專門人才。
二是落實xx市基礎教育工作會任務,優化基礎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要向關心教育投入一樣,重視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通過調整中小學市局達到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目的。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盤活教育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資產和低效運轉。結合基礎教育規劃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通過資產置換、學校撤并及城市改造等多種形式,逐步形成規模適度、辦學規范的良性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