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計生工作典型發言
二是實施“上下聯動”戰略,切實發揮協會和中心戶長的積極作用。首先,加強村級協會的整建。認真指導和組織各村協會小組(中心戶)長開展活動,使她們既管自己、教子女、幫親戚、帶四鄰,又組織群眾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其次,開展“雙創”活動。作為全區開展“雙創”活動試點鎮,我們確定了溪西、前歐、清美、白潼等4個村作為第一批創建一流村試點單位,在活動中堅持做到四個結合:即把開展“雙創”活動同創建計劃生育合格村結合起來、同開展避孕方法“知情選擇”工作結合起來、同實施幸福工作結合起來、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有力地提高了我鎮計生協會的整體水平。第三,開展評選“十佳”村協會會長、協會小組(中心戶)長活動。樹立起清美村計生協會會長潘冬玉、白潼村協會小組長陳育萍等典型,其中五社村協會小組長何幼麗還當選為泉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充分發揮了示范和帶頭作用。舉辦了由202名協會小組(中心戶)長參加的培訓班,5名協會小組(中心戶)長交流了工作經驗,更好地發揮協會小組長宣傳員、服務員、信息員的作用。
三是實施“心連心”戰略,切實提高宣傳教育工作的實效。我們始終把宣傳教育工作貫穿于計生工作的全過程,進一步落實宣傳教育“首位意識”。結合我鎮實際,制訂《2001年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計劃》,堅持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這個任務,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參與計生宣教工作,形成“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主要是做到“三個優化”:⑴優化環境造聲勢。結合每期“兩查”開展聲勢浩大的系列宣傳活動,有線廣播全面開動,電影、電視巡回放映,宣傳車、宣傳品定期下鄉,做到每村一個計生宣傳欄,每組一幅計生宣傳標語,每戶一份計生宣傳材料。⑵優化內容重服務。針對不同的育齡群眾,開展不同類別的計生知識教育,根據群眾需要,為育齡群眾提供生產、生活、生育等知識。⑶優化方式樹新風。駐村干部、村兩委、中心戶(組)長、協會會員結合“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到育齡群眾、計生戶家中噓寒問暖,幫助育齡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宣傳計生政策和新型婚育觀念,引導群眾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
四是實施“利益驅動”戰略,全面深化“三結合”工作。我們根據涂嶺地域較大、資源較豐富的特點,通過采取“四大舉措”,實施“五大工程”,切實為計生“三戶”排憂解難,引導他們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道路。“四大舉措”即掛:鎮村干部分別掛鉤計生重點扶持戶,采取“一幫一”結對子,分別在資金、信息、技術、政策等方面給予扶持;靠:依靠本村的經濟實體為計生“三戶”解決就業問題,如溪西、邱后兩個村引進中綠公司開發建設蔬菜基地2000畝,為計生“三戶”解決就業數百人,每年可增加勞務收入50多萬元;聯:各單位各部門通力協作,制定計生“三戶”幫扶優惠措施,并落實到戶,鎮成立計生“三戶”服務站,為“三戶”提供各種服務,如農技站為“三戶”免費嫁接龍眼樹;帶:積極推廣溪西、清美等計生“三結合”典型村的典型經驗,在點上深化,從面上鋪開,促進整體提高。“五大工程”即健康工程:為育婦進行健康體檢和婦科病普查治療的義診活動,提供生殖保健服務;安居工程:幫助二女結扎特困戶三戶解決安居困難;脫貧工程:由鎮財撥出專項資金8.6萬元,重點幫扶43戶計生“三戶”,被幫扶對象有的開山種果、開店經商,也有的辦廠礦,都取得了可觀的收入;素質工程:著眼于提高人口素質,堅持從娃娃抓起,舉辦婚育優生優育培訓班,加強對懷孕育婦進行定期檢查,對育婦進行保健指導;幸福工程:鎮投入2.5萬元作為活動資金,采取“小額貸款,直接到戶,滾動運作,勞動致富”的方式,發放給15戶計生“三戶”主要是“二女戶”作為資金支持,幫助他們發展生產,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