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初探
所以,領導干部要特別注重修身立德,首先應該在人格上令人尊重和信賴,牢固樹立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的價值觀,只有這樣我們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才有感召力和號召力,群眾才能真心真意配合支持你的工作,即使偶有工作失誤群眾也能原諒你。
二、領導干部要“信、忠”為本,樹立正確的利益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確貫徹、落實和執行,對我們的干部來說,是一次能力、水平及綜合素質,特別是理想信念和忠誠的考驗,是對黨性、對人的意志品質的砥礪。
回顧我們黨八十年光輝歷史,中華民族的無數先烈和優秀兒女,懷著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為信仰和主義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才有了今天日益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后,一個世界超極大國和一個近八十年歷史的大黨、老黨改變了顏色的事實說明,黨的問題在一定意義上講,理論和路線是前提,干部是關鍵。
我們的黨歷來重視培養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江澤民同志強調“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地為黨和人民而工作而奮斗,有了這種精神,就一定能夠在工作中作出成績”。;每個黨員入黨時都莊嚴宣誓“對黨忠誠”、“永不叛黨”。但是,干部要真正做到“靠得住、有本事”,就必須要有“忠誠”。作為領導干部無論職位高低、權力大小,只有忠誠地履行職責,用一言一行贏得黨和人民的信賴,才會有更多的機會真正實現自己人生最大的價值。為人“靠得住”,是政治上“靠得住”的最基本的前提。唯其如此,才能頂得住壓力,耐得住艱苦,抗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才能真正團結群眾,凝聚人心,調動蘊藏在人民群眾之中的無窮力量,實現共同理想。
三、領導干部要“公仆”為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中指出:“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為人民謀利益是共產黨人全部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的觀點”,這里說的權力觀,實質上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領導干部掌握著國家大大小小的權力,而領導干部本身來自于群眾,最終又要還原為群眾。
每一個領導干部首先被組織上委以一定“職務”才擁有相應的“權力”,“職務”意味著“責任”和“義務”,“權力”是完成“責任”和“義務”的保證,不存在沒有責任和義務的權力。領導干部只能說明比一般群眾負有特殊的歷史使命,而并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能否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對一個領導干部的思想和行為具有重大影響,是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做為人民服務的手段,還是把它當作謀私利的工具,這是衡量權力觀正確與否的分水嶺。
因此,黨所面臨的考驗具體講主要還是對其各級領導干部的考驗。而各個任期的領導干部能否經受住這種根本性考驗,就看對手中“權力”是否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是否時刻擺正“權力”與“責任”、“義務”的關系。如果不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心態就很難保持平靜,就會產生非分之想,就容易成為人性第一欲望的俘虜。“權力”是一把雙刃劍,行使正確就能得到人民的公認和尊重,也會不斷實現人生價值,從而真正產生一種實現自身價值的自豪感,貢獻社會的成就感,得到社會承認的榮譽感。否則,它會使領導干部脫離群眾,甚至讓人身敗名裂。所以我們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加強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抵制各種侵蝕和誘惑,真正把黨和人民的權力用來為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服務,做廉潔奉公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