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世紀地稅部門如何打造學習型機關和個人
二、稅務系統和廣大干部應率先成為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個人
目前,隨著時代的進步,稅務系統人力資源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一是高學歷、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比例偏底;二是人才類型與稅收業務職能不相適應;三是現有的公務員不適應現代綜合性、服務型、開放式稅收行政管理的要求,知識結構老化的問題比較突出;四是人才結構需進一步優化,人才資源配備不盡合理。
(一)事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新形勢下的稅收工作要求稅務干部必須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把稅務系統和廣大干部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個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稅務人員(組織個體)而言,在這個巨變的時代里,新經濟和知識經濟撲面而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經濟趨于一體化,個人不能有效學習,將無法生存發展。因此,學習不再是階段性的準備,而是與工作同行,伴隨一生。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多余的人,就要注意學習,轉變一紙文憑定終身的舊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全新理念,使“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在工作中學習新知識,學習新技術,學習新本領;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努力實現自我武裝、自我超越,使自己成為用人單位不可或缺的高素質人才,幫助個人在急速變化、不確定性和風險增加的環境中開拓創新、不斷獲得競爭優勢。
(二)建設學習型組織,學習應該轉型:一是由依賴型學習向自主型學習轉變,即由“依賴課堂、依賴教師”學習型轉向自覺而有目的地學習、創造性地學習。二是由知識型學習向智力——能力型學習轉變,即由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學習向既重學習者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開發(包括文化知識和職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又重學習者職業適應能力與職業發展能力的提高。三是由封閉型學習向開放型學習轉變,即面向社會、面向工作、面向實踐,開展多層次全方位開放的學習。四是由傳承型學習向創造型學習轉變,即由重視繼承、忽視創造的學習轉向既強調繼承與適應,又強調創造與發展的學習。五是由學會型學習向會學型學習轉變,不僅要“學懂”、“學會”,而且還要“懂學”、“會學”。六是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三、建設學習型組織,學習必須組織化
建設學習型組織,各級稅務機關發揮良好的組織、引導作用非常關鍵。一是 建立適合于學習的組織結構和規劃。學習型組織是以信息和知識為基礎的組織,其管理層次比傳統結構要少得多。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盡量減少稅務系統內部管理層次,可以使組織更適于學習和建立開創性思考方式。要把學習作為一項規劃提出來,高度重視繼續學習、終生學習。二是塑造組織的學習文化、培養組織和個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氣氛。加入世貿以后,改革開放的經濟形勢,稅務系統將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目前的隊伍素質離與國際接軌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建設學習型組織,要讓廣大稅務干部真正地學起來,并且學以致用。要開展經常性的學習,以提高系統整體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注意積極地向外界學習,組建稅務系統的知識聯盟,實現知識共享,使組織能夠開展系統思考。三是建立保證和推進學習的體制和機制。要加大投入,努力建設有利于各類學習型組織和個人學習的平臺。要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化手段,實現網絡學習,讓學習變得簡單、及時和普及。稅務系統的考核、培訓應向所有稅務人員開放,想方設法盡量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四是制定推動學習的政策。要改革和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競爭、激勵和選拔機制,激發人才的創新欲望,激活人才的創新潛能,實現人才的優勝劣汰,努力營造民主活潑的學習氛圍、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使稅務人員充滿實現自身價值的滿足感、貢獻社會的成就感和得到社會尊重的榮譽感,報效祖國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