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加強公安職業道德建設
(三)服務不好,宗旨觀念淡化。一部分干警顛倒了自己與群眾的仆主關系,群眾觀念淡薄,服務意識淡化,做事情想問題很少考慮群眾的利益,對群眾的困難視而不見,對群眾的正當要求推諉拖拉,對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無動于衷,有的不愿做或不會做群眾工作,遇事不能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注意方式、方法,主觀上想辦好事,客觀上卻常常傷害群眾的感情,事與愿違。少數干警特權思想嚴重,自覺不自覺地以管人者自居,對群眾居高臨下,“冷、硬、橫、推”,甚至擺架子、耍威風,刁難群眾,打罵群眾。在群眾中造成“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四難”現象,致使群眾對公安機關有怨言。
(四)作風不實,工作效率低下。有的干警紀律松懈,作風散漫,對工作無所用心,對事業無所追求,主要心思不是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自己的房子、車子、位子、票子和孩子上,不思進取,只圖清閑;有的整天忙于應酬,不務正業,熱衷傍大款;有的不愿深入基層,了解實際情況,熱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喜歡無的放矢,說大話、空話、假話,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有的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抱著“工作過得去、日子混過去”的思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敷衍塞責,遇到矛盾互相推諉扯皮;有的對該立的案件不立,對該取的證據不取,把小事拖大,易事拖難,致使一些事故或案件久拖不決,引起群眾上訪。(五)業務不精,自身素質與形勢要求不相適應。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法制建設的快速發展,各種法律、法規出臺較多,公安工作的對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公安執法要求越來越高,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隊伍中新成份多,一些干警平時不注意學習和提高,執法水平較差,辦事能力不強。再加上公安機關“重使用,輕教育”的現象比較普遍,“付出”的多,“吸收”的少,往往是“一次教育定終身”,知識的更新遠遠跟不上形勢發展變化的步伐,造成部分干警業務上力不從心,法律上一知半解,整體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以上這些問題盡管發生在個別或者少數民警身上,但都嚴重損害了公安隊伍的形象,在社會上、群眾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對公安隊伍職業道德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公安隊伍職業道德方面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社會上各種消極腐敗現象對公安干警的沖擊和影響不可低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一方面給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動力,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也給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帶來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當前,改革和建設都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許多深層次的矛盾日益顯露出來,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分配不公現象明顯存在,致使一些干警感到工作辛苦,生活清苦,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商品經濟等價交換的原則逐漸滲透到非經濟生活領域,出現了權錢交易、權權交易、權法交易等不正常現象。一些地方社會風氣不好,說情風、請客風、送禮風盛行,干擾了公安機關正常辦案,犯罪分子以及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還千方百計拉攏公安干警作保護傘,甚至用金錢、美色進行誘惑。可以說,“糖衣炮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厲害,對權力的腐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我們所面臨的權力、金錢、物質的考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峻。在這樣的形勢下,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干警“中彈落馬”,被腐蝕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