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務管理中謹慎性原則及應用
壞帳是指企業無法收回的應收帳款,由此而產生的損失稱為壞帳損失。壞帳的確認應滿足下列兩個條件之一:1 、因債務人破產或者死亡,以其破產財產或者遺產清償后,仍然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2 .、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其償債義務,且具有明顯特征表明無法收回的應收帳款。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面對日益嚴重的“三角債”,每個企業都面臨著部分債權成為壞帳損失的風險,對各種債權損失風險作出預測和處理顯得越來越重要。過去,我們對壞帳損失,一般采取“實報實銷”的做法,也就是“直接轉銷法”:在確認壞帳時,把壞帳損失一次計入當期損益。這種做法的缺點是不能把某一時期計列的壞帳損失與導致該項壞帳的賒銷額聯系起來,因而違背了收入與費用配比的會計核算原則,同時,資產負債表列示的應收帳款數額沒有體現可能發生的壞帳,因而不符合謹慎原則的要求。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在賒銷業務發生的當期,可采用備抵法核算壞帳損失,即按照一定的方法估算可能發生的壞帳損失列作當期的費用,形成壞帳準備,實際發生壞帳時再沖減壞帳準備并同時轉銷應收帳款,以彌補直接轉銷法的不足。
采用備抵法核算壞帳損失的估算方法,根據謹慎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企業的應收帳款應以將來可實現的價值為準,對可能發生的壞帳損失估計入帳。目前我國會計實務中規定只能采用應收帳款百分比法,既企業可以于年度終了,按照年末應收帳款余額的3%--5%.計提壞帳準備金,計入管理費用,形成壞帳準備,實際發生壞帳時再沖減壞帳準備同時轉銷應收帳款。
壞帳準備是通過計提壞帳準備金,將離散性突然發生的壞帳損失,轉化為連續性正常計提和確認的壞帳費用,從而對壞帳風險以及其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消極影響進行事前的控制,避免會計核算數據非正常的劇烈波動,而使各期利潤水平基本保持正常、均衡和協調。但要順利地完成事前控制任務需要一定的條件,即科學的預測性、計提的穩定性和核銷的及時性等。預測的科學性指的是企業應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結合歷史資料和行業特點,在運用會計專門方法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合理估測壞帳風險的程度,以便確定適當的提取比例;計提的穩定性指的是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按照確定的方法按期如數、有規律地計提壞帳準備金;核銷的及時性指的是一旦發生壞帳,應該及時確認并予以核銷,沖減壞帳準備金。
總之,備抵法克服了直接沖銷法在發生壞帳時直接作損失計入管理費用,企業利潤大起大落,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的弊端。提取壞帳準備使企業逐步消化壞帳損失,保證了企業利潤的穩定性,增強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避免了企業虛列資產,能夠真實反映其財務狀況,符合謹慎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
5、采用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
股票投資的核算方法主要有兩種:成本法和權益法。成本法是以長期投資的實際成本作為登記“長期投資”帳戶的依據,投資金額不受被投資企業權益變化的影響,不論被投資企業經營好壞,在投資期內均不作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