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二)加快水毀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工程修復步伐,確保安全度汛以及生產需要。
由于這次暴雨洪水來得猛、來得急,超標準洪水對水利、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水毀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受災尤為嚴重。
因此,各有關部門要各盡其責,共同抓好修復工作:交通部門要盡快恢復主干線、縣鄉公路通車運行;教育部門要抓好水毀校舍修復,確保新學期正常開展開學;扶貧部門要抓好貧困村基礎設施修復;其他各部門也要認真抓好本系統水毀基礎設施修復。
目前,我縣仍處于主汛期,出現新的大洪水的可能仍然存在,防汛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我們在抓好水毀工程設施修復的同時,對防汛工作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對下一步防汛形勢的嚴峻性、抗洪工作的復雜性、救災任務的艱巨性要有清醒的認識、充分的估計、足夠的準備,加強防汛值班的預測預報工作,加強水庫工程、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河堤險工險段、民房、中小學校等重點部位的安全檢查和防范工作,做好防汛物資的補充歸位,充分做好各項準備,確保安全度汛。與此同時,還要考慮我縣秋冬干旱的特點,凡安全有保障的水庫,應堅持科學調控,多蓄水,發揮好各類水庫攔洪興利的作用。
(三)加快恢復農業生產,幫助受災群眾擺脫困境。
抓緊以水毀水利工程為主的基礎設施修復,既是保證下半年農業生產用水的需要,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迫切要求。各鄉(鎮)要抓緊農業項目實施,確保在晚稻插秧前盡可能恢復水毀農田,一時不能恢復的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復墾,以不影響明年早稻生產。
當前正值晚稻播種育秧的關鍵時期。這次洪災中災區有的農田被毀壞,部分群眾因災無力購買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還很多,災后恢復農業生產工作必須切實抓緊。一是抓好水毀農田恢復生產,并妥善解決部分農戶無田耕種問題。抓好水毀農田修復,是災區恢復農業生產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廣泛動員,采取有效措施,盡一切可能使水毀農田經修復后趕上晚稻播種季節;暫時無法恢復水田的可根據實際種植旱糧作物,邊恢復邊耕種。對承包田全部被沖毀的農戶,首先要動員他們自力更生,能修復的要想方設法盡快修復;一時難以恢復、處于無田耕種狀態的,可先將原發包責任田時留出的機動田地調整給他們耕種;沒有機動田地的,可以考慮以原承包責任田時的生產隊為單位,動員群眾發揚生產互救的傳統,經村民大會討論,對承包責任田進行微調,大家暫時勻出一點給無田戶,待水毀農田修復后再作安排。民政部門要認真落實好無田戶在生產恢復前的救災救濟工作,保證災民不挨餓。二是抓緊落實晚造生產計劃。這場洪災給早稻生產帶來了一些不良的影響,為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必須抓緊落實晚造生產計劃,做好晚造種子(種苗)、農藥、化肥等農資的調配、供應和災民救災種子的發放工作,千方百計擴大晚稻播種面積,加強技術指導和田間管理,提高糧食單產,爭取早稻損失晚稻補。三是盡快恢復水產畜牧生產。要在災區開展消毒滅源和動物防疫工作,盡快恢復水產畜牧業基礎設施和生產設施,積極組織種苗供應,大力推廣一批短、平、快養殖項目,通過發展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四是幫助農民廣開增收門路。要進一步加大農業技術培訓和信息服務力度,積極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同時,要加大對重災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抓緊實施陽光工程,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各地在修復水毀設施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中要盡量多使用災區農民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務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