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糾紛簡易離婚協議書(精選3篇)
家庭糾紛簡易離婚協議書 篇1
女方:_________________,漢族,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出生,現住:_________________,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
男方:_________________,漢族,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出生,現住:_________________,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
我們雙方于年月日辦理結婚登記,因婚后感情不和,現夫妻關系已徹底破裂,經反復冷靜思考,我們自愿離婚,解除夫妻關系,經男女雙方協商,一致達成如下離婚協議:_________________
一、與自愿離婚。
二、子女撫養關系及撫養費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
三、財產的處理:無共同財產。
四、債權及債務的處理:各自名下的由其本人負責。
五、其它協議:_________________。
我們自愿離婚,完全同意本協議書的各項安排,亦無其他不同意見。雙方保證切實履行協議內容,協議內容如有欺騙、隱藏、虛假,責任由協議人自負。此協議書一式叁份,自簽字之日起生效,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立協議人雙方各一份,婚姻登記機關存檔一份。
男方:_________________協議人:_________________女方: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家庭糾紛簡易離婚協議書 篇2
男方:_________________張三,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住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區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棟___________單元_______________號。
女方:_________________李四,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住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區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棟___________單元_______________號。
男、女雙方于___________年經人介紹認識,交往______后,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雙方在_______________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日兒子(女兒)出生,取名___________。因夫妻感情不和(或性格不合等原因),自愿離婚,經雙方協商一致,對有關事項,達成如下協議:_________________
一、男方張三自愿與女方李四離婚。
二、關于孩子撫養權、探望權的約定:_________________
兒子(女兒)_______________由男(女)方_______________撫養,女(男)方__________每月___________日之前支付兒子(女兒)__________生活費___________元,直到兒子(女兒)___________能獨立生活為止,教育費、醫療費憑票據男(女)方各自承擔二分之一。
在不影響孩子的生活、學習的前提下,女(男)方___________(指沒有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每月可探望兒子(女兒)__________兩次,探望當天晚上孩子可與探望方共同生活,男(女)方_______________(指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應予以配合。
三、夫妻共同財產約定:_________________
1、關于房產的約定:_________________
(1)、位于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_區____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_____棟_______________單元___________號的房屋,系雙方在婚(前)后共同購買,男方支付首付款__________萬元,女方支付首付款___________萬元,雙方共同向銀行按揭貸款__________萬元,主貸人為___________,雙方已經償還銀行本金及利息__________萬元,尚欠銀行本金及利息___________萬元。經協商,雙方確定房屋歸男(女)方所有,房屋過戶所產生的相關稅費由男(女)方(即得到產權的一方)承擔,銀行的本金及利息由男(女)方(即得到產權的一方)償還。放棄產權的一方要協助得到產權一方辦理提前還貸、涂銷抵押、產權過戶、產權登記等手續。
家庭糾紛簡易離婚協議書 篇3
(一)起訴方多為銀行或信用社,且信用社起訴的多,商業銀行起訴的少。
我縣法院XX年受理的借款合同糾紛中,農村信用社向法院起訴的占收案總數的80%;銀行向法院起訴的借款糾紛案件雖然較少,但其不能收回的逾期貸款數量卻很多,且國有集體企業借款居多,給銀行自身發展帶來嚴重困擾的同時,也給國家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但由于種種原因,其有債不訴的現象較為普遍。
(二)原告不及時起訴、貸款續貸轉貸的現象多,貸款被拖欠的時間長。
當前,許多銀行、信用社對借款人逾期拖欠貸款不還的情況,不愿意或不善于及時訴諸法律、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糾紛,而是通過不適當的轉貸、續貸方法解決,有的轉貸、續貸數次,多的甚至達數十次。許多案件從糾紛形成到起訴,一般都要接近兩年時間,如果不考慮訴訟時效的限制,原告還不會向法院起訴;金融部門不及時起訴,喪失了收貸的良好時機,不僅給收貸帶來了困難,而且加大了法院對此類案件的審理和執行難度。
(三)無效擔保的案件多,借款方主體變更的案件增幅大。
在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屬違法擔保、空頭擔保、關系擔保及無效抵押等無效擔保的占了絕大多數。如有的鄉鎮政府為所屬鄉鎮企業擔保貸款;有的企業或公民自己無代為履行的擔保能力,盲目為借款人提供空頭擔保;有的企業虧損嚴重,為取得金融部門貸款,不惜采取“父子互保”的手段套取貸款;還有一些企業在貸款時將企業全額財產作為抵押,而有關金融部門明知這種抵押無效,卻予以認可。同時,借款方主體變更的案件也增幅較大。
(四)被告無力還貸的案件多,案件的執行難度較大。
在被告無力還貸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被告多是一些嚴重虧損、資不抵債或瀕臨倒閉破產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躲債外逃,法院對于這些案件,如果采取強制執行或破產措施,一些企業勢必倒閉或破產,企業職工難以妥善安置,影響社會穩定;如果不果斷采取強制執行等措施,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則難以保障,法院在執行這些案件過程中處于進退兩難境地,案件執行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