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
(十四)實施政府實事工程,開展“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主題實踐活動,推進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文明專項提升,進一步提升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水平。
(十五)制定全民學習工程實施方案,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推進文化管理、網絡、旅游、校園周邊、娛樂場所專項提升,進一步發展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創建人文創新型城市。
(十六)制定依法治理工程實施,開展環境保護、環境工程運營、節能減排、綠化工程、垃圾清運等專項提升,進一步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創建循環經濟與環保生態城市。
(十七)制定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工程實施方案。宣傳公共安全、生產安全、食品藥品安全、治安安全的要求,積極開展平安創建,突出社會穩定。
(十八)制定未成年人工作希望工程實施方案。認真落實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的要求,積極規范工作,爭創自治區級未成年工作先進市。
(十九)落實五個工作指引。為規范工作業務,編制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實地考察工作、問卷調查工作、網絡調查工作、窗口建設工作等專項工作指引。
(二十)對新的測評體系進行任務分解,印發分值式目標分解表。創建辦與責任單位簽訂責任狀。
(二十一)組織開展系列主題實踐活動。開展“天天行動,月月提升”活動,把一年365天的節日、紀念日、主題日資源全部運用起來,設定我市的排隊日和讓座日等主題日,讓所有單位行動起來,投身到創建工作之中。
(二十二)組建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檔案資料中心。開始收集2011年檔案資料。做好檔案資料中心今后三年建設規劃,不斷創新分類、編號、整理、內容、歸案等工作,確保2011的復檢工作達到要求。
二、凈化社會文化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二十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我們要積極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三級文明辦的具體要求,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實施優化網絡、網吧治理、熒屏聲頻、校園周邊環境四個專項提升活動,推進“四凈行動”。
(二十四)印發《關于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明確十二個部門和四個區的責任,明確分工。
(二十五)成立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的協調領導小組,加強對此項工作領導。
(二十六)組織和落實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調研,了解我市網絡現狀和文化環境,掌握青少年思想動態。
(二十七)協調責任部門外宣辦、文化局、公安局、教育局、廣電局印發專項整治和提升方案,規范網吧協會、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協會兩個協會建設,建設綠色網吧和校園綠網教室,建設網吧義務監督員隊伍,組織落實,開展執法檢查。
(二十八)學習青島、大連、常州等地的經驗,把學習型城市與宜居城市建設結合起來,努力在文化、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方面以全國工作先進市標準開展工作。
(二十九)堅持重在建設的方針,協調有關方面深入推進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做好今后5年發展規劃,與衛星服務相對接,與數字圖書館建設相對接,與黨員遠程教育系統相對接,與中小學校遠程教育相對接,與政府網相對接,與第一范文網域網相對接,與公共網絡相對接,與虛擬專用網相對接,與廣電有線電視傳輸系統相對接,與數字電視對接,與網吧相對接,與社區文化服務站相對接,與新型終端設備相對接,與光盤、硬盤傳輸方式相對接,讓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走進千家萬戶,在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方面發揮特殊作用。
(三十)積極參與中國城市創新能力科學評價排名活動,有計劃參評創意城市旅游資源創新獎、創意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獎、創意城市宜居規劃創新獎等單項測評。配合支持以歐式觀光婚禮宮為依托,辟建歐式婚禮文化產業園區工作,配合支持調研“中華園”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科學昌明的人文環境。
三、落實“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任務,組織開展“迎講樹”志愿者行動
(三十一)緊緊圍繞建國60周年和城市管理年,扎實做好文明禮儀、公共秩序、環境建設三個方面工作,全面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樹立口岸城市良好形象。
(三十二)大力普及文明禮儀知識。組織參加中央文明辦開展的“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和全國文明禮儀知識競賽,認真落實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視頻會議精神,利用各種傳媒媒體,多方位、多角度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尤其重視發揮公益廣告的獨特優勢,利用好市民學校、家長學校、文體活動中心等教育陣地。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大興讀書之風,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
(三十三)科學統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要引導人們增強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認同,增強人們對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念和信心。二是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引導人們把個人的價值追求融入民族振興、國家發展之中,努力把全體人民的思想意志統一起來,把全民族的智慧統一起來,把個人理想抱負化作勵志圖強、創造嶄新業績的實際行動。三是要用和諧的理念、和諧的思維處理思想認識問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保持社會穩定。四是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廣泛開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宣傳教育,不斷提升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和每個公民的精神境界,大辦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引導全市人民自覺遵守社會基本道德規范,逐步形成知榮辱、講道德、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