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講話
今天,我們首次召開全市民辦教育工作會議。這次會議對于進一步推進我市教育事業發展,促進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具有深遠意義。剛才,張順彩同志總結了我市近幾年民辦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及存在問題,并對今后我市民辦教育工作做了具體部署。我完全同意,請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加快發展民辦教育講幾點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民辦教育的認識
教育是關系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百年大計。積極發展教育事業,使所有適齡少年兒童都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民辦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近幾年,我市在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動員社會力量投資辦教育方面取得很大成績。民辦中小學、幼兒園以及民辦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等每年均有大幅度增加。這是我市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反映,也是全市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當前,我市民辦教育事業正迎來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我們必須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第一,發展民辦教育是加快培養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人才的迫切需要。人才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實現現代化的動力源泉。東莞要發展,關鍵在人才。但是,隨著我市各項事業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推進,人才缺乏成了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特別是加入wto后,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去年以來,我市為了繼續保持領先優勢,開拓新的發展局面,及時調整了發展策略,確立了建設以國際制造業名城為特色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和“一網兩區三張牌”的工作思路,并圍繞新的目標全面加快調整和建設步伐。然而,首先就遇到人才不足問題。我們迫切需要大批城市規劃建設人才和高水平的科技、經濟、文化、管理人才。沒有充足的人才,一切發展大計都是空談。當前,解決人才問題,出路是兩個:一是積極放開用人渠道,實施優惠政策,加快“引智”步伐,吸引各方英才來莞服務;一是要加緊本地人才的培養。從長遠發展看,培養是治本之道。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但幾十年的實踐證明,辦教育,一條腿走路不行。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僅靠政府辦教育,將長期跟不上發展需要。從我市實際情況看,由于政府財力有限,近年來辦學壓力越來越重。因此,我們必須在努力辦好公辦教育的同時,充分落實國家政策,主動放開教育市場,大力促進民辦教育發展,補充公辦教育不足,形成多元化人才培養渠道,才能加快人才培養速度。
第二,發展民辦教育是廣大群眾的迫切要求。隨著我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群眾的教育需求不斷增長。一方面,本地群眾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特別是廣大農民,迫切希望子女能在設施先進、氛圍良好的學校中接受教育。因此,必須發展民辦教育,發揮民辦教育在投資機制和辦學機制方面的優勢,盡最大可能增加教育投資,才能提供最大化、多樣化的教育選擇。另一方面,外來人口的教育需求也不斷增長。外來人口是我市推進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現有發展模式下,我市平均每引進3000美元外資就要相應增加一名工人。近兩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每年均在二十多億美元,因而每年都要增加幾十萬人。目前我市常住人口中外來人口已達到500多萬。雖然我們在加速調整和轉型,但是全市總人口超過1000萬仍將是不遠的事。必須看到,在我們取得經濟大發展和文明大跨越成就的同時,責任和義務也相伴而來。外來人口的子女大都處于義務教育年齡,他們要求在父母身邊接受教育的愿望非常強烈。這種形勢也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發展民辦教育事業,實行全民辦教育,緩解政府壓力,滿足群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