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講話
第一,要明確定位。民辦教育的發展必須有準確的市場定位。一方面,要立足于補缺。公辦教育的薄弱環節是民辦教育發展的重要空間,F階段,我市公辦教育的主要缺口:一是高等教育和各類專業技術教育比較薄弱。二是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不能滿足就學需求。三是外來人口子弟教育機構嚴重不足。四是特色教育缺乏。五是職業培訓缺乏。只有抓住這些供求缺口,奠定好市場基礎。民辦教育才能獲得順利發展。另一方面,要勇于競爭。我市民辦教育起步雖晚,但是有著市場優勢、資金優勢、機制優勢和區位優勢,只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迅速集聚人才,提高水平,增強活力,一定能吸引優質生源,形成與公辦教育相互促進平衡發展的格局。我市民辦學校要增強信心,善抓機遇,不斷開拓進取。要樹立長遠規劃、永續經營的思想,立志經過長期努力,做優做大做強,成為東莞的“哈佛”、“早稻田”。
第二,要突出質量。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特別是民辦學校,有質量,才能有發展。質量不過關,社會和群眾沒有信心,就難以生存。據有關方面統計,近年全國已有近百所民辦學校倒閉。其中不少是由于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不高。相反,寧波萬里集團辦學之所以成功,首先就是質量過關。他們擁有一支以特級教師為指導、高級教師為龍頭、中級教師為骨干的教學本領過硬、職業道德高尚的師資隊伍,中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100%,有75%的教師是縣市級以上優秀教師。再加上管理科學,設施先進,觀念新穎,在辦學初期的短短三年間,他們的學生在寧波市并網聯考和國內外各類競賽中均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也因而深受社會各界重視。目前,我市的民辦學校很多處于起步階段,不少學校受管理能力、師資水平、辦學條件和生源素質等方面限制,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也影響了自身的發展。因此,全面提高民辦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是推動我市民辦教育發展的迫切任務。提高教育質量,一靠名師,二靠管理。我市民辦學校要創造條件吸引一批在教育教學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和教育專家,并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便利。要下決心提高教師待遇,努力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形成穩定的教師隊伍。要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重視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加強教師掌握和應用新教材、新課程能力的培訓。要以優良的師資隊伍和科學嚴謹的管理,促進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提高。
第三,要強化特色。特色是競爭力,是號召力,是吸引力。我們要努力建設一批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優勢明顯的名牌民辦學校,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民辦中小學要在素質教育、外語、信息技術、體育、藝術等方面展所長、顯身手、做文章,大膽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全程服務、優質教育,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民辦職業教育機構要把開展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作為工作重點,根據社會對教育需求變化來設置相應專業,適時調整自身的專業結構和辦學形式,不斷優化自身教育結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成就特色,鑄造品牌。
第四,要積極改革。辦學模式改革是民辦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近些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在教育發展模式改革上取得了豐富經驗,形成了國有聯辦、國有民辦、公辦企助、公辦民助、民辦公助、民有民辦、公立轉制、中外合作以及外企外商辦學等多種辦學體制。這些改革探索對于加快發展民辦教育事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比如,深圳南山區,近年來通過多種合作方式引進名校辦學。先后與加拿大有關機構合作開辦中加學校,與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內名校合作開辦附屬中小學,與北京泛亞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開辦中英文學校。通過發揮名校效應,促進了現有學校的良性競爭,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學位,滿足不同階層、不同人群的需要,也帶動辦學模式改革和民辦教育發展。我市在努力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同時,要積極鼓勵多種民辦教育模式的改革試驗,尋找適合本市實際的民辦教育模式,促進民辦教育事業上規模上檔次,為整個教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