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復習動員大會講話
4、注重過程和校度。在復習過程中各學科要有一定的階段驗收練習。要強調階段性的特點,在復習中要遵循:基礎-綜合-應試。強化“過手”:“五必”到位。評講必互動,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凡練必講,凡練必選,凡選必精。切實提高訓練質量和效度
5 、回望高考,以本為本。高考命題立足教材、回歸教材、源于教材、挖掘教材、高于教材、不拘于教材;高考命題遵循于《考試大綱》、依據于《考試大綱》、不超出《考試大綱》。
各學科要認真研究四川高考和全國高考。處理好基礎和能力的關系,講、評、練、糾的關系,重要考點、熱點與知識面的關系,課堂練習與課后作業的關系,一本資料與多本資料的關系等
6. 落實培優補差,促進全面發展。切實做好“幫扶”工作。一方面做好“尖子生”拔優工作,另一方面對許多的“邊緣生”轉優,實行全元分工、全過程跟蹤管理,班主任根據本班情況確定具體名單,負責學生的跟蹤調查與組織評比、考核與獎懲。建立學情調查制度,關注差異性教學. 做好學困生工作。
7、考練結合,有條不紊。堅持周考與月考制度,統籌兼顧。復習完一課就進行一套單元檢測,檢查漏洞。每月進行一次月考,作為記載,分析試卷,發現問題,查漏補缺。
8、強化反思,加強學法指導。
在學習上要求學生做到"日清日結"。做好"錯題集"和資料的整理以及規范書寫,在單一輪的復習中特別強調一做準。在指導學生的復習中,各科教師細到指導學生看某份練習某道題;組織與落實好必要的“答疑”
反思一題多解,領會發散思想。通過同種解法的展開、比較、反思,能促進知識遷移,并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能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使各種層次的學生對該學科的思想方法有不同程度的領悟,從而提高了高三學生的復習效率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反思一題多變,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一題多變”是從多角度、多方位對例題進行變化,引出一系列與本例題相關的題目,形成多變導向,使知識進一步精化的教學方法,一題多變的提問主要在習題課中進行。
反思多題歸一,感悟學科模型建立的重要性。
9.、滾動復習,不厭其煩。重滾動復習,落實單科綜合檢測;熱點知識、主干知識反復訓練、滾動訓練、針對性訓練
10、防微杜漸,謹防基礎教學中的十誤區。
(1)定位不準,急功近利。(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然而學科內容多,考試范圍廣,“求全”、“求保險”的復習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實際上只能是淺嘗輒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實。不如化繁為簡,突出重點、難點,就某些核心問題舉一反三,不斷訓練,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3) 重覆蓋面廣、輕重點主干。(4) 輕學科內綜合、重跨學科綜合。(5) 重強化訓練、忽視思考。(6) 重熱點現象,輕背景與邊緣問題。(7)盲目樂觀。認為自己的學生知識基礎已經沒有問題。(8)急躁冒進。想在短時內迅速地將學生能力提高到想像的高度,用難度、綜合度很高的題目狂轟濫炸。( 9)矯正不力。抓基礎的過程就是反復矯正的過程,矯正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完善知識基礎的過程。矯正的越快,學生提高的越快;矯正的越多,學生知識基礎的缺漏就越少,矯正教學在第一輪尤其重要。(10)考查不當。階段性考查是非常必要的,但要以此為基礎教學為導向。第一輪復習時考查的重點是基礎,但"基礎+能力"依然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