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復習動員大會講話
高三一輪理化生復習
物理
重在梳理基礎知識
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是較為全面的復習,重點在基礎知識的梳理和基本方法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力求基本技能的提高。所以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通覽教材 構建知識網絡
首先,要緊跟老師的進度,做到先預習后聽課。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是課堂學習的必要補充。高考復習,基礎知識方面不能完全依靠老師,一些小的知識點和簡單的知識,教師可能不去詳細講,只有課前認真閱讀課本,走在教師的前面,超前復習,聽課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利于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難點和關鍵上。
其次,重視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和應用。對物理概念的理解,直接影響對物理問題的解答,因此要重視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一是從概念的定義、定義式、單位、矢量性及物理意義等方面去了解它。二是把它與相近的物理量進行比較,明確它們的區別和聯系,如路程和位移、動能和動量、萬有引力和重力等。三是還要了解它與相關物理量的關系。像速度與位移、加速度的關系、電場強度與電勢差、電場力的關系等。
對物理規律的理解則應從實驗基儲規律內容、表達式、物理實質、適用條件等方面作全面的分析理解。很多物理規律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如果不理解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不知道能不能用它列方程,那么就談不上解題了。
第三,及時小結,構建知識網絡。在每一章節復習完后,都要對本章知識點進行系統地整理,根據知識間的聯系構建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系統。
加強訓練 提高解題能力
第一,提高解題能力要從審題開始。認真、仔細地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審題時可以有目的地把一些關鍵詞句找出來,如:“靜止”、 “光滑”、“恰好”、“不變”、 “至少”等,這些關鍵詞語有的隱含已知條件,有的提示所要注意的問題,有的暗示臨界狀態等。理解題意后,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就可著手解題。不要因為想趕時間,在未認真讀題的情況下就急于解答而導致錯誤,欲速則不達。
第二,養成良好的規范解題習慣。按一定的程序去分析解答物理問題。比如,一道力學題,要按照明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畫受力圖——分析運動情況,建立物理模型——選擇合適的規律列方程——解方程求結果。這樣就可以避免犯錯用規律、亂套公式諸如此類的錯誤。平時做題要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解答前可以先對自己的思路稍作整理,對先寫什么,后寫哪個,哪些必須寫,哪些可以不寫,做到心中有數,方可開始答題。
第三,要注意科學地做題。有些同學總認為,只要做題多了,能力自然就高了。其實,提高解題能力并不是單純靠做題就行。適當的練習是必要的,通過做題可以加深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同時也能鞏固解題方法。但整天埋頭做題,效果未必就好。科學地做法是:要把典型題目做“熟”做“透”;所做題目要難易適中;重視舊題重做;要善于總結,將“教訓”變成“經驗”。
實驗復習 同樣需要關注
實驗在高考物理題中約占15%,對實驗的考查也是歷年高考考查重點內容之一。高考對物理實驗的考查分為三個類型,有的是對基本實驗提出一些問題讓你來解決,考查學生的基本實驗能力;有的是把基本實驗進行改進,探究一些新的問題,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和誤差來源的分析能力;有的是設計性實驗,考查學生實驗的創新能力。無論是哪一類題目,都要求對基本實驗原理熟練掌握、具有基本實驗能力才能順利解答。因此,要做到以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