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精選8篇)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1
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們應該因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堅信只有心系祖國,才會健康成長! 我們要想心系祖國就一定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鍛煉好身體,培養高尚道德,掌握豐富知識,把自己的學習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為祖國建設、振興中華時刻做好準備。 愛國是一種堅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祖國在我心中,祖國在你心中,我們愛五星紅旗!我們愛國徽!我們愛國歌!
我們愛學習
古語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熱愛學習,因為知識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學習對每個人都是極其重要的,是每個人成長、成才、成功、成就的基礎。 社會在前進,我們祖國也變得更加繁榮富強。我們小學生應該懂得去好好學習,做個愛學習的好少年,把學習作為精神需求和責任,從小養成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為了長大后能更好的勞動,更好的擔當責任,對社會有更大貢獻,更好的報效祖國,我們要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們愛勞動
勞動是慷慨的,給了人類一切;勞動是神圣的,改變了整個世界。
是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衣食無憂,快樂成長;是老師們的辛勤勞動,讓我們掌握知識,茁壯成長;是所有勞動者的辛勤勞動,才有了繁榮和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要尊敬勞動者,我們要珍惜和愛護他們的勞動成果。 我們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學校,常常擦桌椅,掃教室,揀紙屑……讓身邊環境保持整潔;在家里,學會照顧自己并每天做家務……讓忙碌的爸爸媽媽回家好好歇歇。
我們從小愛勞動,能培養出好的人格;我們從小在勞動中鍛煉,能營造出生活的高境界。將來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改變生活,改變世界。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2
中國人名永遠不會忘記 1937 年 7 月 7 日,在北平(今北京),日軍假借搜查日軍士兵為由進攻宛平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日軍對東北人民長達 14 年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使東北 3000 多萬同胞飽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日軍在南京殘忍的殺害了我們 30 多萬的同胞,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原本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宏偉、瑰麗的圓明園,轉眼間化為一片焦土;中國人名永遠不會忘記,工農紅軍歷經千山萬水,最后長征成功……我們不應該忘記。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經磨難。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應該了解我們之所以會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我們的祖先:偉大的解放軍和工農紅軍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在以前,世界上的外國人都稱中國人為“東亞病夫”,那是為什么呢?因為從前皇帝的腐敗和無能。歷朝歷代,瑰麗的皇宮內爭權、奪位,每一個人都想得到榮華富貴,民國的時候也是這樣。但是不管是在古時候還是在民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富人富得流油,窮人就是挨富人的欺凌。但現在可不一樣了,我看過一篇外國人的報道,報道中說:“我十幾年前看到中國人還在用老式工具,現在滿大街都是小汽車。”那個人感到非常驚訝。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奮發努力,正應驗了那句話:兒童是未來的希望,是祖國的花朵。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于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許多能人異士,他們有的在科學方面,有的在商業方面,有的在慈善方面……我最喜歡的是雷鋒同志,他樂于助人、不求回報、熱愛學習。
中國的少年兒童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牢牢記住歷史,一起開創新的未來!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3
中華,一只屹立在東方的雄雞,它有著五千年的悠悠歷史,它永垂不朽。
中華我們共同的國家,中華我們共同的母親,中華我們共同的夢想……她擁有著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養育了數以億計的中華兒女。我們深愛著她,但卻永遠不會忘記她那一段飽受屈辱的歷史。如今回想,一幕幕卻真真切切地在眼前回放:從鴉片戰爭到南京大屠殺,從“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一樁樁、一件件銘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面對列強的野蠻暴行,中華民族從來就沒有屈服過,多少英雄的中國人為了驅逐列強,為了民族的解放,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用自己的鋼鐵意志向世人證明: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放眼如今,現在的中華已經挺起了腰桿,不再仍人宰割。時間書寫了中華新的章節:神舟八號成功飛天,讓那些外國人刮目相看;奧運會的勝利舉辦,讓那些外國人贊嘆不已;apec會議的順利召開,讓那些人瞠目結舌。讓為中華而犧牲的人,不白白犧牲;讓為中華而奮斗的人,不白白奮斗;讓為中華而努力的人,不白白努力……讓我們為我們是華夏兒女而感到榮耀,感到自豪!
讓中華成為一個有夢的國家,讓我們銘記歷史,圓夢中華。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4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在“七七”事變暨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日之際,我們緬懷先輩的英雄壯舉,感悟國家發展進步,審視世界風云變幻,從而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國家和民族命運變遷的深刻啟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身為一個中國人的光榮與自豪,也更加深切地認識到實現民族復興和維護世界和平正義的責任和使命。
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罪行。南京大屠殺,拖著沉重的步伐經過了70年,我們怎能輕易忘卻。圓明園,一個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被一把大火燒毀,付之一炬。那其中凝聚著我們中華兒女多少的心血與智慧啊。那些猙獰的表情,猖狂的笑容……將永刻在我們的腦海。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的不怕困難的精神。
今天的我們,已生活在和平安定的21世紀,但我們不能就此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記國恥。我們只有將國恥銘記在心中,以此為動力,奮發圖強,學習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報著“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最終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中國人的苦難與抗爭,求索與奮進,創業與搏擊,無不可歌可泣,激勵著人們。對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弘揚,對先輩業績的追思與興大,必將成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流入強大的動力。
國恥在心,重任在肩,夢想在前。在銘記歷史中汲取圓夢力量,在改革進程中匯聚奮斗能量,中國就一定能積蓄起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贏得和平、贏得發展、贏得未來。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5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咿呀學語時外婆時常在我耳邊唱起這首《放牛郎王二小》,參加幼兒園故事大王比賽時我講的題目是《海娃巧送雞毛信》,現在老師教授的語文課本里的《小英雄雨來》,里邊的主人公都是我們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而對我影響最深的要數抗日小英雄小兵張嘎了。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序幕。在艱苦卓絕而又漫長持久的八年歲月里,全國人民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全面抗戰,多少中華兒女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用青春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期間涌現出的少年英雄的抗日事跡更是可歌可泣,感人肺俯。智勇雙全的小兵張嘎就是我和媽媽兩代人心中如數家珍的童年英雄。生活在晉察冀白洋淀的虎頭虎腦的嘎子年齡比我大不了兩歲,卻做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壯舉。他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用自己的木頭手槍繳獲了胖翻譯的“真家伙”;在敵人的據點里,他和鬼子斗智斗勇,和主力部隊里應外合殲滅了敵人,救出了老鐘叔……
嘎子奮不顧身,堅持不懈的精神令我肅然起敬。上學期的科技節,我參加了紙車大賽。當我帶著精心制作的浙F40524從剛上場時的躊躇滿志到比賽后的失意而歸,我的心情由陽光燦爛驟然轉變成風雨交加。沮喪的我眼前浮現出嘎子在執行艱巨的任務時,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然不顧傷痛毅然追擊的畫面。嘎子的百折不撓和我的半途而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慚愧不已。放學后,我把紙車進行了改造,在第二次選拔中,終于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嘎子不畏艱苦,堅強勇敢的意志讓我受益匪淺。每到冬季學校為了增強我們的體質和培養我們的毅力都會開展晨間長跑。這對我來說是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每次我都跑得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總是盼著每天都下雨。可是轉念一想:嘎子生活在槍林彈雨的戰爭年代,別說可以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學習,就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面對苦難的生活,他是如此的樂觀和勇敢,擁有幸福童年的我,又怎么能這么輕而易舉地被這些微不足道的困難打倒呢?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七十年前的九月三日,無數像嘎子一樣的英雄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五星紅旗,迎來了抗戰的偉大勝利。自古英雄出少年,從小遇事多磨難,立下沖天凌云志,萬水千山只等閑。
飲水思源,勿忘歷史。為了我們心中的中國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發奮向上呢?還有什么理由不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同學們, 為了我們心中的中國夢,讓我們都來做一名新時代的嘎子!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6
那晚,天空開始飄起細雨,我,靜靜地,望著不徇麗的天空,任由雨水打在臉上。
過不久就是抗日戰爭紀念日了。此刻,心情在冰冷雨珠的渲染下更加糟糕,這場雨會是他們的淚嗎?想起那八年抗日中那些不斷涌起的愛國戰士,無辜被殺的老百姓,那些幸存下來卻流離失所的中國人……
生在那樣硝煙四起的年代,他們是不幸的;可他們何嘗不是幸運的?雖戰爭頻繁國破人亡,他們卻能夠深刻感受到人性的美麗,生生不息,蔑視死亡,不畏強敵,遇強則強,更讓人心生畏懼的是全國自上而下的團結對敵,沒有黨派之分,沒有貧富之見。試問大家,這些在21世紀又有幾人能做到嗎?
日本侵略者一次次慘無人寰的大屠殺,中國一次次陷入危機甚至是絕境,好在那面國旗始終不肯倒下,好在中國人民的尊嚴不允許自己親眼看著國家被瓜分,一步步淪陷。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民是可怕的,沒錯,只能用可怕一詞來形容。他們別無選擇,這片入地是他們扎根的地方,那面不倒的旗幟是他們的信念。
七十多年前的那一頁是恥辱,但同樣也是一種警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閉上眼,用指尖去輕輕觸摸雨絲。我忽然開始慶幸出生在和平年代,慶幸每一天醒來,我還能見到我親愛的家人。有什么事能比無端端就失去生命還可悲呢?
是啊,中國累了,世界累了,我們早以厭惡了。這世界不能再有戰爭了,每個人都有他們活下去的權力。“和平”一詞,十二個筆畫,卻讓多少人丟棄一切,哪怕是放下生命也要去追求,他們得付出多大的勇氣去詮釋。
現在,該輪到我們為這份詮釋去堅守,為圓夢中華而努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國夢是我的夢,即使這些對于現在的我們都太大,但這一切卻又不能在空言與大話中消磨,至少我們可以從點滴做起,你可以每天問問自己:你是否認真學習,為建設祖國積累好本領?當升旗儀式時,我們是否唱起莊嚴的國歌?在異國時,你是否以自己是中國人為傲?是否時時刻刻維護祖國的尊嚴?
千年來,從屈原到荊軻到辛棄疾,再到抗日抗法西斯的愛國戰士們,他們無不熱血沸騰,這份流傳千年的選擇,就是愛國,那種刻在骨子里的愛國情懷。
篝火繁星,映射出他們光芒的人生。
在這穿越時空而永恒不變的選擇中,我已心有所悟。
夜闌人靜,蒼穹深處,亦有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圓夢中華,我們繼承。
這份選擇亙古不變,而我們初心不變,中國永不倒!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7
那面迎風飄揚的紅旗中,是血,是淚,是痛苦的回憶。疼痛,會慢慢退卻,傷疤,永遠抹不凈。————題記
歷史的風,吹開了那張古老的黑白照片。那是1937年8月28日,外國記者在上海火車南站拍的真實情景。
在日本人轟炸車站的前一刻,南站里還是摩肩接踵 、人聲鼎沸、小販風風火火地賣東西,游客歡天喜地交談••••••一派熱鬧的景象。突然,“嗡嗡”的敵機聲傳進人們的耳朵里,所有人都想:不好啦!日本鬼子來啦!頓時車站里炸開了鍋,大家都使勁往外擠,一對夫婦和自己年僅四歲的兒子走散了。“轟轟”,炸彈如雨點般落下來。頃刻間,車站繁華的景象化作了一片廢墟。
那個孩子奮力從廢墟里爬出來,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天橋斷裂了,上面的尸體一具具往下掉:月臺傾斜了,仿佛再碰一下就會倒塌;鐵軌已經被炸開了,像猙獰的面孔,天橋的殘骸堆成了山,血流成了河,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體浸在血里,很快就發出陣陣惡臭。孩子四處張望,偌大的車站只有他一個幸存者!
孩子跪在地上,充滿了無助。他又孤獨又害怕,還很餓。他的衣服哪里還是衣服,東一片西一片掛著。他的頭、腿上都是殷紅的血。他在廢墟中嚎啕大哭,淚水和血溶為一體,滴在了鐵軌上。他拼撕心裂肺地叫喊著:“媽媽!爸爸!你們在哪兒呀?••••••”一遍又一遍地哭喊著,喊得嗓子都啞了,喉嚨都破了,可還不見有人回應。他孤苦伶仃地跪在那兒,就像一只嗷嗷待宰的羊羔,無依無靠。也許前一分鐘,媽媽還慈愛地撫摸著他的額頭,親著他的小臉;也許前一天,爸爸還帶他去公園玩他們在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下午;也許前一星期,他們一家三口還開心地慶祝他的生日,他手捧著玩具,喜笑顏開,爸爸媽媽也高興得合不攏嘴。可一瞬間,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回憶了!
想到這里,我不敢再想下去了。這個孩子該何去何從?十有八九是被日本人狠心地殺害了。或許他很幸運,被八路軍發現了并收留了,但這件事,會在他心里劃下一痕,留下陰影,永遠抹不去。我又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孩子也像他一樣,只有三四年的生命!釀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誰?究竟是誰?是那可恨的戰爭!可憐的孩子們!可惡的日寇!戰爭啊戰爭,你何時才能停止?!和平啊和平,你何時才能來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現在的我們都不曾見過戰火,更不曾聞過硝煙,這樣的幸福生活來之不不易,是千百萬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
那哭聲永遠的映在我腦海里••••••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8
1939年二戰爆發德國使用閃電戰進擊波蘭,宣布二戰正式爆發。
1937年日本以“大東亞共榮圈”而發動“七七事變”宣布侵華戰爭開始。一開始日本覺得侵華戰爭自信滿滿的說“只要30天可以占領中國”這場戰爭卻持續了七年之久。多少抗日健兒犧牲在了沙場之中。在臺兒莊戰役中和磯谷師團打了許多時間,有使用了多少陣地戰﹑地雷戰……數都數不清。 在這時期軸心國和同盟國在激烈的決戰,空戰,陸戰。激烈無比,敦刻爾克大撤退﹑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硫磺島登陸戰﹑﹑中途島事件……說明了戰爭的殘酷。在一天早晨珍珠港被日軍攻擊了。為了軍隊少一點傷亡,也為了日本少一點死亡,在日本上空投下了新式武器——原子彈。真當日本內閣在“口水戰”的時候,美國又在日本扔下了一顆原子彈,日本才肯接受無條件投降。這時候德國納粹的希特勒也在滅亡的邊界徘徊中一九八五年五月八日正式滅亡。
這段歷史讓我們應該記住戰爭不應該再次爆發,讓戰爭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