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講話稿范文(通用3篇)
2024年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講話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內容是《勤儉節約護家園》。古人曾說過“勤能補拙、儉以養德”,勤儉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初中生正處于長身體、學知識的關鍵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初現雛形,更應爭當勤儉節約的標兵,不比吃喝穿戴,爭比學習能力。“腹有詩書氣自華”,再華麗的外表也抵不過內在修養的豐富。
曾幾何,藍天白云消失了,碧水青山不在了,我們都扼腕嘆息,卻忽視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愛惜花草樹木,少踩一次草坪,少折一朵花;節糧節水節電,吃飯“光盤”,少用一滴水,少用一度電;低碳環保生活,多乘一回公交車,多騎一趟自行車,何嘗不是為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作貢獻嗎?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注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人人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我相信,碧水藍天一定會重新回來!
謝謝大家!
2024年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講話稿范文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是美德。
“勤儉自古為美譽,節約至今是佳稱”這一流傳至今的古聯說的便是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勤儉節約這種美德,和我們生活漸行漸遠,生活上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也在同學間悄然形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訓大家都能脫口而出,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看著餐廳倒掉的飯菜、只咬了一口的水果、僅有二三人的教室電燈敞亮、才用了幾頁就扔掉的本子、洗完手沒關的水龍頭、個別同學大手大腳地花錢,有沒有想到現在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是否想過節約呢?雖然現在我們的國家逐漸富強了,我們的家庭富裕了,但我們卻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美德。
1角錢=13億元!1張紙=1片森林!……你相信嗎?也許你會皺著眉頭,不屑一顧:真是天方夜譚!這怎么可能?
請大家一起用我們的眼睛關注,用我們的小手計算,一起探討:每個人節約一度電,全中國就可省多億度電,將有多少用于發電的煤和水可留給子孫后代用?每人節約一張紙,會有多少大樹在鐵鋸下逃生……是的,只要我們每個人節約一點點,給社會帶來的就是巨大的財富!
這里,老師要表揚他們在餐桌上做到了“光盤”行動,不浪費糧食,希望同學們在餐桌上向他們看齊,特別是六年級的同學,你們的學習任務重了,又處在長身體的重要時段,不好好吃飯,靠零食、油炸食品,營養是跟不上的。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人生的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勤于思考,也善于制定計劃。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么就意味著你具有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意味著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著你的品德修養正在逐步提高。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發揚這一優良傳統,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小事情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塊橡皮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勤儉節約的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伴隨我們的一生!
記住: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讓節約成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美德!
謝謝大家!
2024年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講話稿范文 篇3
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勤儉是什么?傳統文化推崇它,那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德;賢哲偉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現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勤儉。 勤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世界勤儉日的確立,可以體現出世界對勤儉的一種呼喚。 “勤儉”已經為世界所“矚目”,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主題!“勤儉”歷來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傳家寶,古籍典章中,民間諺語里,以及歷史名人佳句,不乏對勤儉的精彩論述。現擇“寶典”中之一二,與諸君共勉。
“歷覽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朝婉約派詩人李商隱此詩句并不“婉約”,一言概括了節儉于國于家的重大意義。驍勇善戰的抗日將軍左權,以一段“將軍補鞋”的故事傳為佳話;向警予也以一個“粗瓷大碗”為后人傳誦。
“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對此理解最深的當屬華人首富李嘉誠,他曾說,“要我馬上拿出一個億,我面不改色。但誰在地上丟一分錢,我會立即撿起來”。
“一塊煤,不算多,千塊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點點滴滴匯成河。”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中國人就能節約1300萬,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就能建起5000所希望學校,就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可見倡導勤儉節約對于國家該有多么重要。 “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文明,應該被廣泛傳承。希望嘉綠苑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能夠從自身做起,發揮勤儉之風,讓中華美德淵源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