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助殘講話稿(精選13篇)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本周有一個特殊且重要的節(jié)日,就是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對殘疾人來說,肢體上的殘缺既成事實,無法改變,可是卻沒有什么力量能阻擋他們擁有美麗的夢想,并為了這份夢想而努力拼搏。
如果一個膝部以下被截肢的青年對你說“我要參加奧運會,我要拿冠軍”,你會不會很驚訝?這個人就是南非青年奧斯卡.皮斯托留斯,被稱為“現(xiàn)代阿甘”。他先后在雅典奧運會、英國曼徹斯特世界殘運會上,刷新了田徑100米競賽世界記錄,成了真正的“無腿飛人”。像奧斯卡.皮斯托留斯這樣的殘疾運動員還有很多,比如盲人運動員黃文濤,曾在遠南運動會上跳出了13.08的好成績,肢殘運動員戴正峰曾在第四屆殘運會上獲得鉛球冠軍并打破世界紀錄他們用汗水告訴世界:殘疾人也能在運動場上創(chuàng)造美麗。
同學們,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第18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再次關注殘疾人的生活。從挪開盲道上的障礙物,到學習一句表達問候的`手語,再到耐心聽完智障人的艱難表述讓我們用溫暖的手握起殘疾朋友的手,將真誠的心貼近殘疾朋友的心,讓和諧之音回響得更深遠。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5月15日是我們國家第個全國助殘日,本次助殘日的主題是。
據統(tǒng)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殘疾人的生活是艱難的,尤其是殘疾兒童,他們有的自出生開始便處于一個無聲的世界,有的至今無緣看到燦爛的陽光,有的因家庭經濟原因面臨失學的困境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同樣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們中間也不乏身殘志堅、學有特長的未來人才,他們渴望社會的關注,熱心人的扶助,需要健全人的理解,需要健全人以春天般的溫暖激發(fā)他們頑強的生命力。
作為學生,我們可以盡可能地多參加一些學校或者是社會組織的愛心公益活動,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通過宣傳,讓更多的人來關注殘疾人,將這些愛心傳承下去;又或者是利用假期,和朋友們一起去當一個小小的志愿者。在學校里,我們可以多去呼吁身邊的同學,向他們介紹有關于公益愛心的事,多去關注周圍的人,讓他們感受到一份關懷。
同學們,尊重和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奉獻己的一份愛心,讓殘疾人和我們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
我的國旗下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上午好!
同學們,我們在美麗的校園里學習,在和諧的社會中生活,我們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讓我們能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
當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中,當我們沉醉于花草的芬芳之時,也許,你并沒有察覺到這個世界有什么不同,你也許從沒有想過,眼前的一切對有些人來說是永遠難以實現(xiàn)的奢求。因為他們永遠都看不見花兒的笑容、永遠聽不到鳥兒的鳴叫,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力、沒有縱情歌唱的資本……。他們帶著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著,忍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著別人不能想象的磨難,他們哪怕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
但是殘疾并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我們中的不幸者,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風吹過,雨打過,總會有殘損受傷的枝葉,但我們始終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他們不應被我們輕視慢待,甚至避而遠之。
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殘疾人自學成才,自強不息,他們身殘志不殘,如戰(zhàn)國時期的孫臏下肢殘疾,卻寫下了著名的《孫子兵法》;張海迪是當代身殘志不殘的典范,她坐在輪椅上寫下許多著名作品。當然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物理學家霍金、柔道冠軍劉思雅……。他們殘而不廢,身殘志堅,體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和尊嚴。我們對他們肅然起敬的同時,同學們想想,自己是一個健康人,更應該珍惜現(xiàn)有的學習條件,學習他們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學習他們堅韌不拔的進取,努力學習,刻苦學習,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yè)、每一次鍛煉、每一次值日。
讓我們用手架橋,用心感悟,讓愛永存,共創(chuàng)美好的明天!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4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的主題是:《弘揚人道主義,關愛殘疾朋友》每個人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歷程,體驗著生活的五彩斑斕。愛,就像一個跳動的音符,與我們一路同行。當我們享受著美好生活時,你可知道,這個世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熱情。他們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也是需要我們共同去關愛的殘疾朋友。
這些人中有許多人身殘志堅,以自己超越極限的努力,在黑暗中體味光明,在無聲中感受音律,在殘缺中追求完美。大家應該知道貝多芬吧,他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這樣一位杰出的人物在他二十六歲時就失聰了,失聰就是耳聾。同學們,聽覺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多么重要啊!可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放棄作曲,相反他用那頑強的毅力譜寫了一首又一首經典的作品。還記得春節(jié)晚會上《千手觀音》這個節(jié)目嗎?表演這個舞蹈的都是聾啞人啊,但在臺上她們舞出了殘疾人生命的美麗與感動。
據統(tǒng)計,我國有殘疾人6000多萬,也就是說每20個人中有一個殘疾人,每六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有殘疾人。殘疾朋友的生存狀態(tài)成為一個社會焦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全國助殘日。關愛殘疾朋友,成了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同學們,我們擁有著健康的軀體,也擁有了一切健全人的權利,那么讓我們以一顆感恩之心來珍愛生命、關愛殘疾朋友吧。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我們付出一只手的力量,在公交車上給他們讓個座位只需我們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我們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每一天都成為助殘日。扶殘助殘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讓他們與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昨天20xx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國助殘日”。全國助殘日是殘疾人的節(jié)日。1990年12月28日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48條規(guī)定:“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從1991年5月15日開始實施,“全國助殘日”活動即從1991年開始進行。全國每年都進行“助殘日”活動,每年助殘日活動的主題,都是依據當年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重點工作確立的。今年活動主題是“關注孤獨癥兒童,走向美好未來”。用法律的形式確定的“全國助殘日”活動,是培育全社會扶殘助殘風尚、提高全民助殘意識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的一個重要形式。
“全國助殘日”是一次關愛弱勢群體的活動日。此項活動能夠動員所有有愛心的人士,匯聚他們的善舉給予殘障人士更多的.關愛,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國家的關懷。每年一次的“全國助殘日”活動,動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及數以億計的群眾參加,形成了強勁的聲勢和規(guī)模,為眾多殘疾人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yè)的發(fā)展,其意義廣泛而深遠。
今年的“全國助殘日”,我們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愛心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殘助殘的傳統(tǒng)美德和高尚情操。作為一個中學生,希望你也能成為愛心行動的一員,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幫助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既能培育關心他人、扶助弱者的愛心,同時也能在社會道德和拼搏等多方面進行自我教育。
樂善好施、扶貧幫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當今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也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今天,當我們享受改革發(fā)展所帶來溫馨生活的時候,我們不應忘記:社會上還有很多急需幫助的人群,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推算,目前各類殘疾人總數為8296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6.34%。他們也是我們社會大家庭的成員,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這些殘疾人需要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獻上一份愛心,讓我們行動起來,將我們的愛帶給需要關心的人,幫助度過難關!讓我們攜起手來,大力發(fā)揚中華民族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傳統(tǒng)美德!助殘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為殘疾人士各種具體的服務與幫助,也可以節(jié)約零花錢,給殘疾人士愛心捐款,為他們送去真情的關懷。愛心助殘,弘揚大愛,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我們盡一份愛心就能給一個他人帶來溫暖。在奉獻愛心,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升華了自己的人格,陶冶了自己的心靈,完美了自己的人生。
“送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一滴水能溫潤一寸土地、一線陽光能照亮了一分黑暗、一個愛心之舉能感動大家,無數顆愛心匯聚便能溫暖整個世界。讓我們都來支持助殘、參與助殘、分享助殘帶來的快樂。讓助殘成為人世間最美好的語言,成為當今和諧社會最崇高的時尚。愛心是能鼓起你生命風帆的激勵;愛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資助;愛心是撫慰你手上心靈的微笑。愛心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愛心的色彩是無比美麗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將會變成美好人間,將會使人間處處有溫暖,處處有溫情。
謝謝大家!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四(2)中隊的小彤,我是四(2)中隊的小涵。今天我們演講的主題是《關愛殘疾人》。
同學們,當你每天迎著朝陽走進虢鎮(zhèn)小學的校門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的周圍有一群人卻要依靠冰冷的輪椅度過生活的每一天;當你和爸爸媽媽齊聚在電視機旁,共同欣賞精彩的節(jié)目時,你可曾想起在我們周圍還有一群人卻連欣賞藍天也是一種奢望;當你和小伙伴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美妙的音符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周圍還有一群人永遠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同在一片藍天下,這些殘疾人的生活相比我們是多么的不幸和艱辛,面對命運的不公平,他們更需要家人的親情和世人的溫情。因此,國家確定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
據統(tǒng)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他們帶著殘缺的身體生活在這個世界,忍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過無數的磨難,頑強的生活著。他們身殘志堅,用堅強的笑容,譜寫出一曲曲感人的樂章。有的在殘奧會上獲得金牌,有的成為音樂家、作家等,如張海迪她五歲時因患病,腰部以下癱瘓,她無法上學,在家自學了中學課程,還學了德語日語等,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又如周婷婷,從一位啞女變成了神童,被著名的哈佛大學錄。贿有讓我們感動的《千手觀音》這個節(jié)目,表演全是聾啞人!這些成績的.取得,他們不知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努力,忍受了多少磨難,經歷了多少挫折!
因此,在生活中,面對殘疾人,我們不應有歧視,不應有隔閡,有的只能是扶持和幫助。其實,真正的關心就在身邊的小事之中,給殘疾人一個攙扶,給他們讓一個座位,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這些我們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卻能給他們帶去方便與溫暖。同學們,給予一份愛能給別人送去幫助,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一份快樂。這是一種善良,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精神。讓我們懷有一顆博愛之心,用真心關愛他人,用自己的行動關愛殘疾人,讓我們所有人都幸福的生活在這片藍天下。
我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的題目是《同享一片藍天》
1990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該法第48條規(guī)定:“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從1991年5月15日開始實施“全國助殘日”活動以來,今年是第二十個“全國助殘日”。
每年助殘日活動的主題,都是依據當年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重點工作確立的;顒又校謩e圍繞“宣傳殘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溫暖”、“走進每一個殘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殘”等主題開展了活動。助殘日活動為殘疾人了各種具體的服務與幫助,活動的規(guī)模和聲勢逐漸擴大,影響日益深入人心。實踐證明,用法律的形式確定的“全國助殘日”活動,是培育全社會扶殘助殘風尚、提高全民助殘意識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的一個重要形式。
今年“全國助殘日”活動主題——關愛幫扶農村貧困殘疾人
同學們,在我們享受全社會的關愛和幫助的同時,我們用什么方式來回報社會給予我們的關愛呢?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在我們得到別人幫助的同時,我們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給別人呢?比如,生活中給別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給別人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關愛別人是全人類的.美德,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起,在今后的每一天。讓我們盡量多給別人帶來一點關愛和幫助,讓所有的人同享一片藍天,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吧。
謝謝大家!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8
同學們:
當我們沉醉在優(yōu)美旋律中的時候,當我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的時候,當我們在操場上歡快游戲的時候……你可曾想到在我們生活的這片藍天下,還生活著一個特殊而困難的群體——殘疾人。
在如皋市特殊教育學校,生活著一百多個殘疾學生,他們絕大部分來自農村貧困家庭,有的兄妹幾個都是殘疾人,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有的是孤兒,他們有耳不能聽,有口不能言,有腿難以行,每一位殘疾人心中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每一個殘疾人家庭都籠罩著一抹驅不散的愁云。
然而他們不因生理的'殘疾而自暴自棄,不因家庭的貧困而哀嘆抱怨,他們在無聲的世界里奮力拼搏,他們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艱難前行;他們憑著刻苦的、堅強的意志、驚人的毅力,開拓著人生之路。多少同學在逆境中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的心血,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多少同學以優(yōu)異的成績跨入了高校的大門。他們當中有品學兼優(yōu)的江蘇省優(yōu)秀少先隊員,有江蘇省技術能手新秀,有全國書畫大賽中多次獲獎的未來畫家,有跟邰麗華一樣舞姿婀娜的舞蹈之星……
同學們,傷殘的幼苗需要扶持,殘缺的花朵需要澆灌,弱勢的群體需要關愛。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人道主義的具體體現(xiàn),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前幾年的“助殘獻愛心”活動中,涌現(xiàn)了許多感人的事跡:有不少同學走近殘疾人,了解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有的同學省下零花錢,有的同學拿出壓歲錢,向殘疾姐弟們表達了自己誠摯的愛心。正是我們的愛使得殘疾兒童走出了生活的陰影;正是我們的愛,使得這些殘疾貧困的兒童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今年的5月16日是第二十個法定全國助殘日,以“關愛幫扶農村貧困殘疾人”為主題。在此,我向全體同學發(fā)出倡議: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分錢,扶弱助殘獻愛心;讓我們手牽手、心連心,用溫情點燃殘疾學生的心靈之光;讓我們傾情施愛,使身邊的每一個殘疾孩子都能沐浴溫暖的陽光,共享美好生活。
同學們,殘疾兒童能自強不息,我們更需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在付出愛心的同時,勤奮學習,奮力拼搏,讓今日滿園的桃李,成為明天的棟梁!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的題目是《共享同一片藍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币簿褪亲蛱5月20日,是我國第22個助殘日,這是一個有善心、有良知的人不會忘記的日子,是社會所有殘疾人都期盼的幸?鞓返娜兆印
據統(tǒng)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有的殘疾兒童,他們一出生便處于一個無聲的世界,有的至今無緣看到這陽光燦爛的春天,有的因家庭經濟原因面臨困境??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同樣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們中間也不乏身殘志堅、學有特長的人才。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有一年的春節(jié)晚會上那動人的舞蹈——《千手觀音》嗎?那可是二十名聾啞人的表演啊??在這個表演的背后,她們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汗水與辛酸!她們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她們自強不息的,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
同學們,比起殘疾人,我們有多么幸福!我們能夠唱歌,能夠欣賞音樂,還能在美麗的校園里讀書、活動??當我們一次次沐浴在陽光的溫暖之中;當花草一天天吐露著醉人的芬芳時,也許,你并沒有覺得這個世界有什么不一樣。可是,在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可能永遠都看不見花兒的笑容;永遠都聽不到鳥兒的歌聲;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力。他們帶著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著,忍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過無數的磨難,他們哪怕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但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用自己的意志去搏擊、去創(chuàng)造,不僅為社會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而且實現(xiàn)了自己壯麗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
希珍惜現(xiàn)有的條件,學習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yè),做好每一次值日。有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
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助殘日那天,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tǒng)美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讓他們與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10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上午好!
每年的12月3日是“國際殘疾日”。殘疾人是弱勢群體中的特殊群體,他們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無奈,但很多的殘疾人并沒有放棄對生活的追求,他們依然堅強地活著,并且活得很有意義。他們中有參加殘奧會奪冠的英雄,有勤奮好學、心靈手巧的技術尖子,有身殘志堅、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企業(yè)家……
本周四,就有一支殘疾人藝術團將到我校做精彩的文藝演出,向我們展示殘疾人陽光的一面。他們在無聲中感受音樂,在殘疾中追求完美,以特殊的藝術啟迪人生,用真情呼喚友愛,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節(jié)目之一的舞蹈《千手觀音》曾在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上演出。
但是社會上對殘疾人的偏見、歧視仍然存在,為了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文明風氣,發(fā)揚尊重、理解、關心、幫助的助殘精神,學校特向全體同學發(fā)出倡議:積極行動起來,為創(chuàng)建平等的生活而獻出自己的愛心。學校為周四來校演出的藝術團開展募捐獻愛心活動,希望每位學生愛心捐款,把我們溫暖的心意送到每一個殘疾人手中,形成扶持濟殘的良好社會風尚。
同學們,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關注殘疾人事業(yè),我們共同努力,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起來,為殘疾人撐起一片平等、友愛、互助、和諧的天空!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1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愛殘疾,奉獻愛心》。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只螞蟻口渴了,便來到泉邊喝水。突然一陣風吹過,把正埋頭解渴的螞蟻一下拋入水中。有只鴿子正在泉邊的大樹上休息,發(fā)現(xiàn)螞蟻危在旦夕,急忙摘下一片樹葉,拋向水中的螞蟻。螞蟻費盡力氣爬上樹葉,平安地上了岸。它對鴿子的救命之恩萬分感激,卻不知如何報答。這時,路邊走來一個捕鳥人,他看見了樹上的鴿子,立刻撒開捕鳥網。這時,螞蟻覺察到了,爬上去朝捕鳥人的手狠狠地咬了一口。捕鳥人痛得松開了手,他手里的網松開了,鴿子連忙從網中逃脫,飛向天空。
這個故事讓我們懂得:有時我們的舉手之勞,便能幫助他人走出困境。如果大家都把幫助別人作為一個習慣,都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就會在自己遇到困難時,獲得別人的傾力幫助。
我們個個是健康、活潑的孩子,得到老師精心的培養(yǎng),父母的疼愛,多么幸福呀!當我們盡情享受這個世界的無限美好時,可曾想過,還有一些小伙伴,他們的一生,只能以黑暗為伴,與無聲為侶。甚至有的人,精神世界一片混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殘疾兒童。還記得20__年春節(jié)晚會上那動人的舞蹈——《千手觀音》嗎?看完精彩的節(jié)目,你們可能很難想象它是由聾啞女孩邰麗華領著20位聾啞演員排練出來的!肚钟^音》這個節(jié)目,整齊度是非常難的,因為21個人的手呈現(xiàn)出來千手這一姿態(tài)時,每個人的手都要非常準確,有一點不到位就會影響整個畫面。這個舞蹈甚至要求21個人的呼吸就像一個人一樣,不能有快慢,否則會影響動作整齊。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排練時,邰麗華等聾啞演員每天都一起圍著錄音機,趴在地上,把耳朵貼在地板上,貼在音響上來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并通過手語老師的分解音樂,來協(xié)調音樂的旋律和身體的韻律。感動中國的獨臂鋼琴師劉偉說過“努力就有可能”!他們就是這樣付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努力,終于贏得了成功!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我們國家全國助殘日。這是社會所有殘疾人都期盼的幸?鞓返娜兆印
據統(tǒng)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殘疾兒童,他們有的自出生開始便處于一個無聲的世界,有的至今無緣看到燦爛的陽光,有的因家庭經濟原因面臨失學的困境……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同樣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們中間也不乏身殘志堅、學有特長的未來人才,他們渴望社會的關注,熱心人的扶助,需要健全人的理解,需要健全人以春天般的溫暖激發(fā)他們頑強的生命力。
同學們,你們愿意伸出雙手幫助他們嗎?你愿意用你的愛去溫暖他們嗎?當然愛心更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事情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望,卻是我們的舉手之勞。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
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不只是在助殘日那天,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向同在這塊熱土上生活的殘疾人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tǒng)美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共同筑起身邊的希望,共同撐起一片藍天!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12
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明天是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關愛殘疾人,做文明使者》。
孩子們,全球共有6.5億殘疾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0%,當我們每天迎著朝陽走在上學路上的時候,你可曾看到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人是依靠冰冷的輪椅、沉重的拐杖艱難前行?當我們欣賞著五彩斑斕的世界,聆聽著悅耳動聽的歌曲的時侯,你可曾發(fā)覺在你的.周圍還有一群人卻連看一眼藍天,聽一聲鳥鳴都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奢望?和正常人相比,殘疾人飽受生活的艱辛,他們更需要關心和幫助!
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殘疾人自學成才,自強不息,他們身殘志不殘,如酷愛音樂的阿炳雖然是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但譜寫出了響譽中外的名曲《二泉映月》;張海迪是當代身殘志不殘的典范,她坐在輪椅上寫下許多著名作品,指引著少年兒童自強不息,拼搏奮進!
但殘疾人在學習和生活中還是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多數殘疾人尚未得到基本的康復服務。因此,關心幫助殘疾人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學們,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溫暖。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不只是在一時,讓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獻出愛心,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tǒng)美德,給殘疾人更多關愛和幫助,做一個文明的使者吧!
愛心助殘講話稿 篇13
尊敬的殘疾人運動員、志愿者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是7月18日,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僅有短短的21天,距離殘奧會開幕僅有50天,世界各國人民期盼已久的奧運盛會已經指日可待,中華民族的百年奧運夢想即將成為現(xiàn)實。
歷史上共有28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國際性運動會,在國際比賽上共獲得金牌30枚、銀牌20枚、銅牌14枚。如今,為迎接20xx殘奧會在北京舉行,市殘聯(lián)、市志愿者協(xié)會決定在全市開展“愛心助殘共迎殘奧”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表現(xiàn)泉城志愿者的社會責任感,表達對殘奧會運動員崇高的敬意和最大的支持。我們知道,志愿服務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占據核心位置。較之健全人體育賽事,志愿者的介入對殘疾人運動會來說更為重要,高質量的志愿服務是幫助殘疾人運動員實現(xiàn)理想,正常乃至超水平發(fā)揮自己特殊體育技能的關鍵因素之一。
為了使我市殘奧會運動員在殘奧會發(fā)揮出最好成績,為祖國爭光,市志愿者協(xié)會組織志愿者與殘奧會運動員“一對一”幫扶結對,通過一對一的交流溝通,我們希望殘疾人運動員能夠得到切實幫助,追求其運動生涯的頂峰;而志愿者能夠通過助殘技能的實踐和與殘疾人的近距離接觸中感動心靈、培養(yǎng)感情、熟練技能。前期各縣(市)區(qū)志愿者協(xié)會,已對本轄區(qū)內的殘奧會運動員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了解和掌握他們的特殊需求,為工作推進奠定了基礎。下面,就下一步的工作,提幾點要求:
一、深入調查,細化。
做任何工作、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精”原則,開展工作,就要先找準突破口,明確主攻點,研究制定出既站位高、標準高,又切實可行,能達到最佳效果的具體細化。在對殘奧會運動員結對的志愿服務工作中,首先要作出切實可行的,用最少的精力,作出做好的成績。
二、強化溝通,密切配合。
幫扶結對工作涉及志愿者和運動員,需要相關各部門、各單位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我希要團結協(xié)作,牢固樹立“一盤棋”的,形成整體工作的強大合力,特別是部門、單位之間交叉、銜接的工作,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補臺,絕不能出現(xiàn)相互推諉,延誤工作的情況發(fā)生,確保志愿服務工作高效率、積極有序地向前推進。
三、勤于,改進服務。
志愿者工作是服務工作,要把服務放在首位。各單位要在做好當地志愿工作的'同時,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解決問題,勤于思考,要做好經驗工作,做到多跟結對人員交流,改進工作,推出以人為本、周到細致,熱情專業(yè)、精益求精的服務,為迎接殘奧會的到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志愿服務是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奧林匹克的需要,是他人的需要,也是志愿者本人的需要。同志們,奧運在即,使命光榮。讓我們通過助殘結對的志愿服務活動,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用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體現(xiàn)奧林匹克及志愿服務宗旨,以高素質的志愿者隊伍和高水平的志愿服務展示泉城人民的風貌,共同承擔起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做貢獻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