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習慣講話稿(通用4篇)
衛生習慣講話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在物質生活日漸富裕的今天,“勤儉”這個曾經被普遍推崇的品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遺忘。有的人認為節儉丟面子、失風度,把鋪張浪費當成顯示身份地位的象征,盲目攀比、擺闊、斗富、……這些現象與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相距甚遠,令人心痛。
在校園內,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食堂中有同學們倒掉的剩飯、剩菜、水房里又沒有關閉的水龍頭、教室里有忘記關掉額的日光燈、垃圾桶里有沒有吃完的水果等等。這些現象都是有悖于節約精神的,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錢財花了也許可以再掙,但資源用了卻不可再生。僅20xx年我國一次性筷子平均每天的使用量就達900萬雙,相當于要砍掉1800棵生長了至少15年的大樹。請大家想一想,算一算,咱們要種多少棵樹才能供得上這樣砍呢?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全國13億人一天就能節約1300萬元,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元,這筆錢可以新建5000所希望學校,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
最重要的是,勤儉省下的不僅是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今天,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
1.節約每一度電。充分利用太陽光源進行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耗能,用完后及時關掉所有電源開關,包括日光燈、電腦、飲水機、電視機等,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斷電”。
2.節約每一滴水。不大開水龍頭。洗手,洗餐具時縮短用水時間,用完水后或見到滴水的水龍頭,應及時擰緊,嚴格做到“人走斷流”,嚴防跑、冒、滴、漏,養成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習慣。
3.節約每一粒米。文明用餐,節約糧食,不挑食,不隨便丟棄剩飯菜,在飯店吃飯時,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帶走。
4.節約每一張紙。規范書寫作業,節約用紙,不隨便丟棄沒寫完的作業本和空白紙,能做草稿紙的要留著做草稿紙,提倡雙面用紙。盡量少用餐巾紙,多用手絹和抹布。充分利用現代化辦公手段,盡量在電子媒介上修改文稿,減少紙質文件資料,控制紙張消耗。
5.節約每一本書。把自己閑置的課外書和學習輔導書送給比自己年級低或貧困地區的小同學繼續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本書的作用。現代文明推崇勤儉,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勤儉。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更美,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吧!
謝謝大家!
衛生習慣講話稿 篇2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
我們又相逢在春光明媚的早晨。春風吹綠了大地,吹醒了冬眠的動物朋友,我們的校園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但細菌的'生長和傳播也變快了,前一段時間,我們學校個別班的一些同學患腮腺炎就說明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應該更加講究衛生,保護環境。
同學們,如果我問:“你講衛生嗎?”你一定會自豪地說:“當然講衛生啊!”那你在平時又是怎樣做的呢,我聽一個同學說:“講衛生就是管住我的嘴,不隨地吐痰;管住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的腳,不踐踏花草。”簡簡單單的“三管住”,可以看出這個同學真正悟出了講衛生的好方法。他知道,講衛生就是愛自己、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人類;管住自己,就保護了人類共同生存的環境。
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人們認識到:講究衛生、改掉自己不講衛生的不良習慣不再是個人的小事,而是關系到人類命運的大事。愛人類就要從改掉不講衛生的不良習慣做起。
在近百年的文明進程中,隨地吐痰的行為一直為大家所唾棄,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不良習慣卻始終無法根除。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每滴唾沫里有幾十萬個細菌,而且還有肺結核、肺炎,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的病菌。如果在公共場合隨意吐痰,痰液干燥以后,隨風和塵土飛揚,病菌就會在人群中傳播擴散,很可能因此導致疾病的流行。也許,就是在隨地吐痰的過程中,“非典”的元兇——冠狀病毒才得以“揚眉吐氣”地傳播開來。因此,對于個人來說,一口痰可能是“不經意”的,但對于其他人來說,一口痰卻意味著病菌的流行,這是真正童義上的“禍從口出”。
如果我們再留心一下,還會發現,有時我們的校園到了放學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紙屑、果皮、口香糖。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想同學們都已心知肚明。就是有一些同學都把零食帶到學校來吃,吃完后果皮、包裝紙隨手扔掉。同學們看到這些果皮紙屑,會想這些亂扔垃圾的同學不愛衛生、不講文明,但很少有人會彎下腰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筒。
還有一些同學在學校外的小商小販那里買一些廉價不衛生質量不合格的食品帶到學校來吃,甚至上課也在偷偷地吃。吃完以后把包裝袋隨地亂扔,口香糖隨地亂吐。同學們吃了質量不合格的食品,表面上看是香了嘴巴,但實際上的害了自己的身體,同時亂扔的垃圾也害了自己周圍的同學。這真是“病從口入”。
還有一些同學在上廁所小便時,還沒有站在臺階上就開始小便,弄得廁所里滿地都是小便。這確實是一些同學不講衛生的不良習慣。
最近,大家也會發現,學校開展保護環境、愛護衛生的活動,各班還選出“環保小衛士”,我們各個班開展了許多清理衛生死角的活動。盡管如此,但我們還是經常可以看見口香糖和小紙片、小垃圾的“身影”,可見“治”不能代替“防”。我們保護校園環境一定要從預防為主,從我做起。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做到“三管住”。一管住我的嘴,不隨地吐痰;二管住我的手,不亂扔垃圾;三管住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如果我們都做到了“三管住”,我們天空會更加蔚藍,我們草坪會更加嫩綠,我們的校園會更加美麗,我們的身體也會更加健康。
最后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三句話。大家跟我一起說:一管住我的嘴,不隨地吐痰;二管住我的手,不亂扔垃圾;三管住我的腳,不踐踏花草。
同學們,告別不良衛生習慣、創設美好校園環境,從我做起吧!
衛生習慣講話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共創美好校園環境》。
校園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創美好校園環境是我們每個同學的責任。
什么叫習慣呢?所謂的“習慣”是指長期重復地做并逐漸養成的不自覺活動。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
每當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站在整潔的操場上參加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時,你想過沒有?此刻,如果我們的操場上到處都是垃圾,大家還會專心參加升旗儀式嗎?大家還有心情在這兒安心讀書嗎?校園是我們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地方,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爭做文明有禮的好學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我們能夠認真學習的保證,為保障同學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遠離疾病,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到以下幾點:
1、不吃零食,零食的外包裝到處亂扔會影響環境衛生。更重要的是吃零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如零食中多余的熱量會使我們的身體變得肥胖,零食中的色素和防腐劑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零食吃多了,就影響到我們的食欲而吃不下飯,久而久之我們就
會營養不良。
2、保持個人良好衛生,勤洗手洗臉,勤換洗衣服。課堂上,有些同學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不經意把手指或者筆放進嘴里,請同學們牢記“病從口入”這句話,努力改掉這種不良習慣。
3、不亂扔果皮紙屑,不吃口香糖,不隨地吐痰,不在墻上留下腳印、污跡。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教室一定要注意開窗通風。
5、宿舍衣物、鞋子、毛巾、臉盆等擺放整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按時打掃衛生,宿舍不留垃圾、贓物、臟水,保持空氣流通。
6、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主動撿拾別人丟在地上的垃圾,養成“文明清潔”的良好習慣,共同創建一個美麗的校園。
同學們,健康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是幸福的基礎,也是做人的責任。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必須從個人衛生、環境衛生做起。只要我們時刻謹記,并身體力行,我們就能遠離疾病,健康、快樂地生活、學習。讓我們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作出莊嚴的承諾: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創美好校園環境。
謝謝大家!
衛生習慣講話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感恩之心》。
在美國,每年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就是感恩節,在感恩節那天,人們都要歡聚一堂,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感謝、頌揚在過去一年里幫助過自己的人,并且盡自己的可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度過感恩節。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生活。70多年前,在江西瑞金,毛主席帶領紅軍為缺水吃的沙洲壩人挖出了一口井,老百姓感激地把它稱為紅軍井,還在井的旁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同學們,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生活中值得我們感激的人、事、物真是太多了。我們感謝祖國,給了我們和平安寧的成長空間,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感謝父母,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與慈愛養育我們,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親情的美好;我們感謝老師,嘔心瀝血地諄諄教育我們,讓我們感受到了學習與成長的樂趣;我們感謝同學真誠的支持和幫助,感謝社會上的好心人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我們甚至感謝失敗、挫折與磨難,因為它們使我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把我們磨礪得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