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公物從我做起演講稿(精選6篇)
愛護公物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1
教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日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愛護公物,人人有責”。
同學們,當你們步入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學校,當你們跨進寬敞明亮、窗明幾凈的教室,一種家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是我們成長于斯,成才于斯的福地,我們要在那里度過六年完美的時光,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們去愛護,去珍惜。但我們的身邊經常發生一些損壞公物的不禮貌的行為,雪白的墻壁被腳印染黑了,一只凳子的底座忽然沒了影,課桌呢,被水筆畫成了大花臉,玻璃也不知什么時候多出了幾條“花紋”,水池里的水早已裝得滿滿的。這些不良現象,仍存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要在那里向同學們大聲疾呼:損壞公物,事事可恥,愛護公物,人人有責!
同學們,損壞公物造成了人力財力物力的極大浪費。以修理課桌為例,學校每年要花費幾萬塊錢。我們每損壞一盞燈,一個水龍頭,一塊玻璃,一扇門,就意味著工人師傅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學校要付出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我們要愛護公物,構成節儉的良好風氣。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學校是我家,人人都愛她。美麗和諧的學校,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營造,為了使我們的。學校更加美麗,我們必須愛護學校里的一草一木,愛護公物,我期望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一、愛護公物,從我做起。挪動桌椅,細心翼翼;開門開窗,輕手輕腳;花草樹木,切勿攀折。
二、愛護公物,從小事做起。不要在雪白的墻壁上蹬踏留痕;不要在嶄新的課桌上亂涂亂畫;不要讓扶手護欄滿身是傷。
三、愛護公物,從身邊做起。隨手關燈,節儉每一度電;擰緊水龍頭,節儉每一滴水;撿起地上的紙屑,堅持環境衛生。
四、愛護公物,人人有責。期望同學們互相監督、互相提醒,共同養成愛護公物的好習慣。
同學們,讓愛護公物成為我們每個同學的自覺行動;讓愛護公物成為我們每個同學的良好習慣;讓我們攜起手來,杜絕損壞公物的行為。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心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愛護公物的禮貌人。
多謝大家。
愛護公物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護公物,從我做起"。
同學們,你們知道"愛護公物"嗎?你們會覺得"愛護公物"是小事嗎?愛護公物是我們每一個學生應盡的職責,更是我們應養成的美德。公物包括所有的公共設施.
(一)愛護公物是集體生活的需要。校園里的一切設施,都是為全體學生服務的公共設施.如果我們大家都不愛護公物,會對每個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許多的不便。
(二)愛護公物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需要。學生階段是學習知識,更是學會做人的黃金時期。作為學生現在所做的`一切,均是為自己的將來奠定基礎,舍棄不良習慣,培養良好品行,對自己的未來至關重要。人為破壞公物的行為將為學校、社會所不容。
我在這里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我國吉林省有一所渾江小學,學校不大,只有80張課桌。令人稱奇的是這80張課桌,居然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那一年制作的,歷經了60年的歲月蹉跎,它們卻依然完好如初,整潔如新。在渾江小學,每一個學生都有愛護公物的良好品德。他們愛護公物,愛護課桌,就像珍愛自己的眼睛一樣。
同學們,讓我們從每天的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挪動桌椅,小心翼翼;開門開窗,輕手輕腳;雪白墻壁,不留痕跡;隨手關燈,節約用電;沖洗廁所,節約用水;不踩草地,不摘花朵;拾起紙屑,保持衛生;從我做起,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公物,讓我們美麗的校園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精心呵護下,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謝謝大家!
愛護公物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內容是“愛護公物,從我做起”。
愛護公物是我們每一個小學生應盡的職責,更是我們應養成的美德。愛護公物是集體生活的需要。 伴隨著每天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陽,同學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看著我們嶄新的教學樓,明亮的教室,你的心情是不是很舒暢呢?
學校為了給我們營造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花費了大量資金進行修建、改造。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個既優美又舒適的學習環境,而我們的同學卻絲毫不懂得珍惜和愛護,有意或無意的就去損壞這些來之不易的公物,這種沒有公共道德、違背學生守則的行為難道不應該受到大家的指責嗎? 愛護公物其實并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只要同學們平時以愛家的精神熱愛校園,以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來愛護公物,就一定能夠改掉不良習慣,成為一名公共環境的保護者而不是破壞者。
為了我們的美麗的校園,請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不亂涂、亂畫墻壁和門窗、玻璃、桌凳,不在門廳走廊、樓道及室內踢球。
2、關門窗時要小心,以防打碎玻璃,不用腳踢門,要愛護門鎖。做到無人在教室時關窗關門。
3、節約用電,不隨便開電燈,做到人走燈滅;不浪費自來水和開水,水龍頭用完后立即關好。
4、班內的衛生工具要愛護,使用后放回原處。
5、愛護、保護好圖書,不在書本上亂寫亂畫。
6、愛護好學校的'公共設施。
愛護公物是一個人崇高品質的體現,愛護公物是一個人美好心靈的寫照。愛護公物能顯示出一個社會的風尚,體現一個民族的素質,反映一個國家的精神。同學們,愛護公物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的公德心在校園的每一個地方都熠熠生輝吧!我們應該相互監督,形成愛護公物的良好風氣。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每一個同學都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愛護公物在我校必然蔚然成風。我們的校園將更美麗,更和諧!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愛護公物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4
各位同學,老師:
早上好!
愛護公物是新中國公民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美德。公物,包括所有的公共設施,在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它是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和血汗的結晶。熱愛公共財產是熱愛社會主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保護社會主義制度的具體表現。
為了使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不受損害,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愛護公共財產是公民應盡義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每個公民都有責任愛護和保護公共財產,堅決同一切損害和侵犯公共財產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學校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公物。愛護公物要從每天的日常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同學們每天都接觸的課桌椅就是公物,愛護公物就要愛惜課桌椅。
現在同學們的學習環境比起當年好十倍,從小學到中學用的`全是現在這種新桌椅,但有個別同學并不懂得珍惜,喜歡在桌面上亂寫亂畫,甚至還用小刀刻上字,這是極不文明的行為。待你畢業離校后,這不文明的劣跡還會留下,當低年級的同學再使用這樣的課桌時,將會留下很壞的影響,這實際上是一種恥辱,是不自愛的表現。
愛護公物,更要保護財物。現在我們的教室里都放有一些比較貴重的教學設施,所以教室的門窗一定在保證完好無缺,放學后要把門窗關好,以防設施被盜。
愛護公物不僅表現在校內,在校外也應自覺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文物古跡是國之瑰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的象征,是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愛護文物是每個中學生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是講道德、講文明,有修養的外在表現。
愛護公物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5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維護校園環境衛生愛護公物從我做起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愛護公物從我做起》。
校園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愛護我們的校園環境,愛護校園里的公共財物,是我們每一個英杰學生道德修養的體現。維護校園環境衛生,愛護學校公物以及花草樹木,是從我們從小就開始培養的一種意識。
平安、文明的校園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去建設,然而許多不文明的行為的確讓校園抹黑“文明、衛生能代表一個人的品質,也能代表一個學校的形象”。
但我們的身邊還存在下列一些不和諧的現象:有人隨意踐踏草坪、攀折樹木、采摘花朵;有人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有人在嶄新的課桌椅是亂涂亂刻;有人把教室開關、插座蓋、大門當“拳擊靶子”的;有把塑料袋,牛奶盒故意堵塞下水道的;有開水龍頭、電燈、飲水機等,人走后卻不關的;踐踏草坪的.;有人把垃圾隨手扔在地上,垃圾箱就在旁邊卻視若無睹;我還看到不少同學隨地吐痰,雪白的墻壁也沾上了腳印、污跡.有在墻壁上留下腳印和在階梯教室桌上亂寫亂畫的。
雖然這些現象只是少數人所為,但都是令人深惡痛絕的行為。同學們,古人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希望同學們都能做愛護公物的有心人,人人都與破壞公物的行為作斗爭。希望大家能夠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好習慣。在此,學校要向同學們提出如下要求:
1、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物。不得損壞門窗玻璃。
2、愛護課桌椅,不得隨意弄壞課桌椅。愛護花草、不要踐踏草坪。
3、保持校園、教室整潔優美,不在黑板、墻壁、課桌凳、公共宣傳欄等處涂抹亂畫。
4、注意節約水電,要及時關燈、關水、關窗、鎖門。杜絕浪費,保護財產安全。
5、公物使用要正確、合理,班級里的衛生工具使用要適度,不得有意損壞。誰損壞,誰賠償。
6、電腦課上,要在老師指導下正確操作,不得隨意亂擺弄每一個部件,以免損壞。
7、自覺制止破壞公物和環境的行為,敢于向一切破壞行為作斗爭。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互相監督,爭做文明使者,為營造文明優美的校園做出我們應有的努力!讓我們共同愛護我們美麗校園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園的干凈、美麗吧。同學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吧,相信英杰的明天將因為你們而更加美麗。
愛護公物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愛護公物,從我做起》。
當你僥幸地避過公路上的暗溝時,當你看見馬路上的交通標志被人破壞時,你必定會譴責那些可惡的破壞者。
然而,同學們有沒有檢查過自己在愛護公物方面的作為呢?讓我們想一想吧:課桌上隨處可見一些同學的涂鴉;教室門上墻壁上留下了許多大大小小黑乎乎的腳印;嶄新的瓷磚上濺滿了墨水滴;花圃里有不少花草被踐踏得奄奄一息,甚至枯死,變得癟嘴癟臉;教室里的粉筆頭到處亂飛……等等諸如此類的破壞學校公物的行為,你有沒有參與呢?
“學校是我家,人人都愛她。”真不知那些破壞者是怎么想的?在桌上涂畫,能成為達芬奇嗎?對著門板一陣腳踢,能成為拳王泰森嗎?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愛護公物不盡人意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同學在這方面還是表現出很高的.素質的。每天早上和中午,我們都能看見部分班級的值日生,用抹布認真地擦洗著門上和墻壁上的污跡;我們也曾看見有些小朋友輕輕地細心地扶起被踩伏的花木;打掃時,我發現許多同學擺放桌凳的動作輕柔多了……這些同學用甘甜的汗水,給文明以真切的詮釋,他們正以默默的行為在愛護公物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讓我們向這些同學學習,向他們致敬!
在學校,愛護公物是學生應具有的最基本的品德。
對待公物的事
情雖然很細小,但是如果做不到位,對人的形象有很大的影響。有社會學家說,對待公物,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公德和道德指數。公物是服務于大眾的,所以說把這個問題放在社會大環境中,愛護公物是一種愛國的表現。憲法中明文規定“公民有愛護公物的義務”。
親愛的同學們,有許多愛護公物的事情只是舉手之勞,但并非人人能做,長久地愛護公物更非易事。但一旦養成習慣,成為你的素質,就不是什么難事了。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心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甚至墻上的每一塊瓷磚,使自己擁有一顆愛護公物的公德心,成為一個真正的愛護學校的好孩子,一個愛護公物的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