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方案
后備人才的選拔比例:根據公司實際,按照領導班子職數正職1:2、副職1:1比例配備。其中35歲-40歲與35歲以下各占50%,同時應具有科學合理的專業和知識結構。
四、后備人才的選拔程序
公司后備人才的選拔程序分為:民主推薦、組織考核、支部討論、組織批復和情況公示五個環節。
民主推薦。由公司支部負責召開由全體員工參加的企業后備人才民主推薦會,根據推薦結果并結合日常掌握的情況,確定考察對象,并將相關情況提報市國資委企業領導人管理處審核;
組織考核。公司人力資源部(黨群工作部)負責按照后備人才的資格和條件對列為考察對象的人員進行內部考核,形成書面材料;
支部討論。公司支部經集體討論,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確定后備人才人選名單,逐人明確培養方向并上報市國資委企業領導人管理處;
組織批復。經公司提請,市國資委企業領導人管理處對后備人才建議人選進行考察,報市國資委黨委討論、認定、批復;
情況公示。市國資委黨委批復后,公司將把后備人才名單予以公示,廣泛聽取廣大職工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將相關情況上報市國資委黨委。
五、后備人才的培養機制
本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原則,公司將采取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兩種形式,不斷增強后備人才的黨性,拓寬視野,提高理論素質、戰略思維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理論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舉辦培訓班、到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及先進企業進行考察學習、選送到高等院校學習深造、出國(境)考察培訓等。
實踐鍛煉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到全資或控股子公司掛職鍛煉;到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跟班學藝”;安排與培養方向相關的崗位實習;進行崗位輪換、交流任職等。
六、后備人才隊伍的管理機制
公司后備人才隊伍的管理包括定期考察、動態調整及檔案管理等內容。
在公司領導班子的統一部署下,由人力資源部(黨群工作部)負責對后備人才進行定期考察。考察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立場和觀點、思想品德、工作表現和廉潔自律情況;政治理論、市場經濟理論、現代經濟、法律和
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情況;政策理論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的提高情況;與培養目標的距離及原有缺點、不足的改正情況等。
定期考察的同時,人力資源部(黨群工作部)還要做好經常性的調查了解工作,并及時上報調查結果。
根據定期考察結果,結合職工隊伍變化實際,由人力資源部(黨群工作部)定期上報后備人才管理情況,并按照選拔程序適時調整充實后備人才隊伍。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調整出后備人才隊伍:
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廉政等方面出現問題;工作業績不突出,發展潛力不大;工作失誤,造成較大損失或不良影響;群眾意見較大、威信不高;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擔負繁重的工作任務;年齡偏大;其他原因,不適宜作為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