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校園建設實施方案(通用3篇)
生態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國、省、市、區關于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的相關指示,結合全區教育系統行業特點及我校實際,我校決定圍繞“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家鄉”這一中心認真開展生態文明進校園工作,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從我做起,帶動全家,推動社會”的活動思路,進一步推進環保教育的深入開展,把教育活動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廣泛發動全校小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家長和學生講綠色環保、倡生態文明、創美好家園的良好風尚,推動學生文明、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為瑞安生態市創建工作營造濃厚氛圍。
二、活動主題
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家鄉
三、活動時間
20xx年2月至12月
四、領導小組
組長:茍紅彬
副組長:吳應軍楊利王軍蔣曉軍成員:楊冬梅楊成及各班班主任
五、活動內容
(一)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活動,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教育廣大學生充分認識環境保護是造福全人類的偉大事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需要每個人積極參與。在學生中開展“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家鄉”生態文明進校園主題教育,就是促進廣大小學生從自己日常學習、生活中具體的小事入手,身體力行地參加環保行動,培養良好環保意識、環境情感、環境道德和環境習慣。
1、舉行隆重的啟動儀式。利用國旗下講話或課外活動時間舉行“生態文明進校園”主題教育啟動儀式,并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動員和鼓勵師生積極參與“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主題教育月活動。
2、利用國旗下講話,動員和鼓勵師生積極參與以“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為主體的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活動。
3、設臵固定宣傳牌。我校在校園的大門口設臵“共建環保文明,暢享綠色生活”宣傳牌。
4、開展“四個一”宣傳教育活動。一是開好一堂主題班隊會。以“綠色、生態、文明”為主題,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上好一堂生態課,傳授生態環保知識,對學生進行一次直接的生態環保教育和科普宣傳。二是開展一次黑板報比賽,以“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家園”為主題,以班為單位,組織一次黑板報比賽。三是開展一次作文競賽。讓學生談談對生態文明的理解和認識,參與活動的收獲和體會。四是發一份致家長的倡議書。以“倡導綠色出行,共創國家園林城市,共建潔凈校園”為主題,動員學生家長人人支持參與創建園林城市。充分利用宣傳窗、文化長廊、校園公告欄、校園廣播站、校園網等陣地,開展環保教育宣傳。
(二)開展生態環保體驗活動,踐行文明與生態和諧發展
1、開展“垃圾回收”行動。組織學生深入校園、鄉村、大街小巷等周邊場所,開展“你丟我撿”“小手拉大手”等活動。宣傳生態環保知識和理念,逐步消除亂扔垃圾、亂貼亂畫等現象,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開展“分類處理垃圾”和“變廢為寶”等活動,向村民宣傳節能降耗意識。
2、開展“環保小衛士”行動。以“保護環境”為行動核心,組織廣大學生和少先隊員開展好“節約一滴水、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度電”、“愛我綠色家園,共建生態文明”“扮靚美麗的家園、校園"等綠色行動,學習環保知識,增強生態道德觀念,提高生態文明素養。
3、深入開展“親近大自然”調查行動。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和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景區、公園、商場、等場所開展實踐調查行動,體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創建“生態家庭”行動。通過家長學校開課,致家長的一封信、家訪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生態環保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共同開展創建“生態家庭”,為創建走進低碳生活、生態環保做出貢獻。
(三)開展環保小衛士評選表彰活動,形成長效激勵機制。
我校要在充分開展環保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加爭當“環保小衛士”“潔凈鄉村小能手”、等活動,定期開展“微笑少年之星”、“環保之星"”生態家庭“評選活動,并舉行隆重的表彰儀式,表彰先進,并把評選過程作為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激勵的過程。
六、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各班級要認真開展“小手拉在手,共建生態校、生態市”系列活動,服務青少年成長,推進生態文明創建的重大舉措,精心組織,把活動開展好。將評選先進班級、個人,并向縣組委會推選“手拉手和諧家庭”、“環保小衛士”、環保小論文優秀獎。
2、結合實際,精心組織各年段、各班要根據本年段、本班的實際創造性開展活動,讓每一名學生及其家庭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實施過程當中,各年段、各班要做好學生在校外開展活動的組織、安全、秩序等問題。
3、廣泛動員,注重宣傳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意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等教育機構的重要作用,為活動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做好活動宣傳報道工作,為活動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生態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2
一、環境教育
認真學習科學知識,自覺接受環境教育,并積極傳播環境科知識,是中學保護環境方面需要執行的第一責任。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今日的中學生,再過七八年都將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社會經濟建設的主力。如果沒有較為完整、系統的科學知識,將來是不可能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的。同時,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環境科學知識,將來也難以致力于環境保護,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
通過環境教育,要力求達到三個目標:一是提高中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水平,使之明白為什么要保護環境;二是要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新環境道德觀,三是了解、掌握保護環境的技能,提高中學生將環境科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使之懂得如何保護環境和消除環境惡化對人的危害。三個目標相輔相成,其中,認識是基礎,技能或行動是目的,而自覺性則是認識轉化行動的保證。
中學生在自覺接受環境教育的同時,還應當積極傳播環境科學知識,及時把自己所獲得的新知識傳播給周圍的人,以進一步擴大影響,盡可能地提高更多的人的環境意識。同時要能及時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周圍破壞環境的行為提出批評和制止。
二、保護行動
中學生還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力所能及的行動來保護環境。
1、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樹立愛自然、愛環境、講衛生的良好環境道德,并處處去影響他人,帶動他人共同愛護環境、保護環境。
2、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努力促進環境改善。一種是直接參與的方式,另一種則是以間接接的方式來推動環境保護。
3、自覺參與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在我國,有許多中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承擔起了監督污染、保護環境的責任。
4、做好宣傳工作,喚起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作為中學生,既要做保護環境的衛士,又要做宣傳環保的使者。
生態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3
為加強全縣醫療廢物管理,切實保障環境安全,按照市環境保護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聯合開展醫療廢物專項檢查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落實責任,綜合治理,健全機制,懲防并舉”的原則,規范醫療廢物全過程管理,有效防范醫療廢物環境污染風險,形成隨機抽查、上下聯動的長效機制,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社會生態環境安全。
二、檢查范圍
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含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民營醫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防所、急救中心等機構。
三、檢查內容
(一)建章立制情況。重點檢查醫療廢物管理責任的建立和落實管理主體責任情況。
(二)申報登記情況。重點檢查各醫療衛生機構是否按時完成申報登記,申報登記的廢物種類、數量和去向是否真實準確(其中19張床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將醫療廢物送往其他醫療機構集中收集、轉移的,可不單獨進行申報,代收的醫療機構需做好臺賬記錄和申報登記工作)。
(三)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分類管理的情況。重點檢查醫療廢物源頭分類、收集、運送、暫存、交接的.方法和程序。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進行準確分類,醫療廢物包裝應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和警示標志標準》要求,暫存場所要符合規定。要建立登記交接制度,并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
(四)培訓工作落實情況。重點檢查醫療衛生機構醫療
廢物管理人員培訓、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等情況。
四、工作步驟
(一)組織落實(20xx年6月14日前)。制定我縣工作方案,召開會議,統籌安排部署醫療廢物專項督察工作。
(二)醫療衛生機構自查(20xx年6月15日至6月20日)。醫療機構全面梳理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暫存、運送、交接、運輸、貯存等環節是否規范,醫療廢物申報登記制定、轉移聯單制度、專人或專部門管理制度、培訓制度、分類收集制度執行情況,按規定對醫療廢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進行嚴格消毒、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情況,是否存在醫療機構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是否存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是否存在非法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等情況。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存檔。
(三)集中督察(20xx年6月21日至6月25日)。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按照組織領導中的責任分工,對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實行分類收集情況,使用專用包裝物及容器情況,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建立情況,醫療廢物交接、運送、及暫存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迎接市級抽檢(20xx年6月26日至7月5日)。市聯合檢查組將對轄區內醫療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進行抽查,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五、組織領導
縣衛計局成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各醫療衛生機構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細化任務措施,摸排基礎情況,落實醫療衛生機構主體責任,確保各項任務取得實效。
(二)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各醫療衛生機構要逐步完善醫療廢物監管長效機制,做到層層有人抓,處處有人管,消除日常監管空白,實現醫療廢物監管的全覆蓋。
(三)加強監督執法力度。衛生監督所要駕駛對各醫療衛生機構的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對本次督察中發現的設施不健全、設施運行不規范、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對相關違法行為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