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灰塵課后反思(精選3篇)
假如沒有灰塵課后反思 篇1
課前我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預習課文,并且搜集關于灰塵的資料及人們對灰塵的不同看法。在教學課文時,我讓學生說說灰塵有哪些危害,然后要求學生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
在班里組織了一場辯論賽。正方是認為灰塵對人類有害的,反方是認為灰塵對人類有益的。這場辯論賽開展得很激烈,正方說得頭頭是道,資料主要從課外書中搜集來的。反方也說得有理有據,他們主要運用課文中的語言來說明灰塵的特點和作用。雙方在辯論中從正反兩個方面認識灰塵的優缺點。
最后我對這場辯論賽進行了總結,讓學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因此我們看事物要看到它的兩面性,全面地分析,趨利避害,為我所用。我趁熱打鐵,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面性,學生舉了好多例子,如人類生活離不開水,但洪水泛濫,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網絡為我們搜集資料提供了方便,沉迷于網絡游戲又不利于身心發展等。一場辯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不少知識。身為教學的組織者,何樂而不為?
學了這篇課文,課后練筆也很有必要。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及相關的資料進行練筆,并以第一人稱寫灰塵。這樣有助于使學生獨特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均得到提高。
假如沒有灰塵課后反思 篇2
推薦灰塵,這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東西,但是,要讓我們真正認識它,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說明文《灰塵》從科學的角度介紹了灰塵的產生、形狀以及作用。尤其是介紹灰塵的作用,看似沒有用處,給我們帶來危害的灰塵,卻又有那么多奇妙的用途,原來,我們的生活又是離不開灰塵。其實,就是在這樣科學的態度,客觀的敘事中,又蘊涵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教學這篇課文,感覺上得很吃力,學生學的也很吃力,我想,大約是課文的難度決定的吧!
反思課文難在何處?我覺得:
一是文中有許多科學的專業名詞,學生很難理解,因為那需要物理知識作為鋪墊。
二是課文在介紹灰塵的作用的時候,是層層推進地介紹,一個結論,既是前面原因的推斷結果,又是后一個結論引起的原因,學生閱讀起來比較困難。
本課是選學課文,課前讓孩子們聯系《詞語手冊》和其他工具書去預習,理解重點字詞,找出文中自己印象特別深的語句,并聯系生活中的事例談談對“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并說說自己以后對困難挫折應該如何去面對,從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態度。
假如沒有灰塵課后反思 篇3
這是中國臺灣著名散文家林清玄筆下的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的文章。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再回來了!钡牵凹偃裟阋恢焙蜁r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時間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學生較難理解。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一、導入。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時間就像小馬車一樣快速奔跑,今天過去,還有明天,好像時間是永遠過不完的。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呢?相信同學在學完這篇課文之后你會有更多收獲。板書課題。邊讀邊思考:文中哪句話最能表達出作者和時間賽跑的體會?抓住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闭归_教學。
二、“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边@句話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層層深入。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首先引導學生先讀爸爸的這句話,初步感悟?纯窗职质窃趺蠢斫獾模鹤蛱煊肋h變成昨天,爸爸永遠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個人的親身體驗,感受就不會那么深刻。所以我覺得爸爸像是給我說了一個謎。此時再次引導回讀這句話,從外祖母的去世感受時間的無情流逝,體會“可怕”的心情,進一步體會爸爸的話。最后引讀6-7段,結合“我”的生活體驗,從“太陽落山,小鳥飛翔”真切地感受到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身邊哪些事物隨著時間的流逝再也回不來了,第三次深刻領會爸爸話里的意味深長。從而也明白了“我”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