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師教學心得
3.對教師要求的認識
第一.教師的思路和觀念觀念要轉變
轉變教師的職業教育觀念和課程改革觀念,提高職業學校教師的實踐水平是搞好課改的先決條件。沒有觀念的轉變,就會嚴重阻礙改革的進程。教師在思路和觀念的轉變中,必須實現如下幾個轉變:
一是要實現一個轉變,即實現教師對學生觀念的轉變;
二是要實現兩個轉型,即從結果考試轉向過程考評,從傳統考場轉向工作現場(模擬);
三是要實現四個轉化,即要把教師轉化成生產教練、把教材轉化成訓練手冊、把教法轉化成訓練方法、把課堂轉化成工作現場。
第二.教師要加強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就是要把知識人才體系改為崗位能力人才體系,把學科體系改為工作過程體系,但改起來確實很難。教師的知識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思維、教學模式都要改變,特別是大多數教師缺乏企業實踐工作經驗,對具體的工作過程、任務細節又缺乏全面具體的了解,以致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時,存在著憑借理論推想和對實際的想當然來進行工作領域、學習領域和學習情境的設計,于是在具體課程改革中自然存在“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現象,教師普遍存在心理焦慮。因此,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學,教師是關鍵。
第三.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
要設計一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傳授平臺,讓學生在學校經歷一次完整、接近實戰的工作過程。要分析每個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找出符合人的職業成長的歷程。職業成長是“從完成簡單工作任務到完成復雜工作任務”的能力發展過程。采用什么方法和載體,才能把學生從較低發展階段有序、有效地帶入到更高的發展階段?如何設計符合發展邏輯規律的系列學習任務?這對課程開發技術和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教學組織安排上,要盡量安排足夠的時間集中上某一門課,動態實施,完全按照教學項目重組教師團隊,行動導向教學。學習是一個自我控制的過程,過程導向的教學中,并不完全排斥傳統的教學方法。應創設盡量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有機會完成與典型工作任務較為一致的學習任務;應特別注意“學習崗位”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并加強相應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源建設,以保證實習教學不流于形式;應建立全面、系統而科學的課程質量監控與評估體系,其核心任務是發展職業學校的自我質量控制能力,即“認清課程運行狀況、識別成功潛能、盡早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
總之,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行業、企業、教育科研以及職業學校的共同參與,共同篩選,才有可能取得實效。但是,本人將本著以學生為中心,做好教學、服務工作,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轉變觀念,改革課堂,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多種形式的教學組織活動。為我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改革與課程開發奮進。